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

  2024-07-23

人生的方向盘,要紧握在自己手中

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习惯于听从他人安排。文章建议,应通过增强自我主导能力和预见性来提升个人的自主性和应对挑战的能力。鼓励读者积极掌握自己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避免过度依赖外部指示,以更好地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2024-07-23

丢掉四颗种子,人生更加丰盛 | 《素书》里的智慧

言行谨慎的重要性,言语不慎可能引起灾祸和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提醒公众人物注意言辞。通过《素书》的教导,提出四种应避免的负面行为:“以言取怨”、“好众辱人”、“慢其所敬”及“名不胜实”,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强调真正的名声应基于实际贡献与能力,而非虚名。鼓励人们言行审慎、尊重他人、保持谦逊并追求真实的成就,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024-07-23

「知」道,却「行」不出来,是为什么呢?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真正的知识必须转化为行动。阳明先生认为,知道而不行动是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提升认知和行动的方法包括反省、观照和实践,这些都是深化理解和促进行动的有效方式。通过企业处理客户投诉的不同方式为例,说明了不同的认知如何影响行为和企业的处理策略。只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才能带来坚定的行动,进而达到更高的业务处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2024-07-23

读经典,“四要”和“四不要”

中华经典承载圣贤智慧,阳明先生视之为心灵写照。通过学习经典,我们能够理解并实践有德、有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读经典是探索内心宝藏的过程,需要立志、信服、省察和心上用功。同时,应避免平庸、怀疑、浅尝辄止和追逐物欲,这是打开智慧宝库的正确方式。
  2024-07-19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丨阳明先生《示弟立志说》

阳明先生强调立志为人生之根本,认为后世大患在于无志。立志不仅是成为何种人的方向,更是掌握人生战略主动、开启生命能量的关键。立志需真实纯粹,辨明义利,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责志以保持志向的坚定,从而成就事业,开发心中宝藏。
  2024-07-19

《道德经》里的智慧: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道德经》指出,避免固执己见和自大能增进智慧与彰显盛德。齐威王通过广纳谏言、从善如流,展示了虚心接受建议的重要性,这不仅增强了国家的治理,还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发展,赢得了邻国的尊重。文章强调,不自见、不自是的态度是开启智慧和宽广人生道路的关键。
  2024-07-19

阳明先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阳明先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阐述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道理。他不仅成功剿除了南赣地区的匪患,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和文化引导,试图清除人们内心深处的贪婪与无知。这一过程体现了外在治理与内在修养的双重重要性,强调了心灵的净化和自我提升远比简单的武力镇压更为困难但也更为重要。阳明先生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去除内心的恶念与欲望,实现自我超越。
  2024-07-19

阳明心学里的智慧:见微知著

商朝太师箕子通过商纣王使用象牙筷,预见国家衰败并多次劝谏无果,最终商朝灭亡的故事。箕子展现了“见微知著”的智慧,即从小事洞察大局,反映了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先见之明。文章还探讨了“知几”的重要性,即敏锐感知变化并顺应天理大道。
  2024-07-19

“事-德-道-心”成长法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个人的生命状态转变,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通过一个年轻母亲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心-道-德-事”的框架,从日常的困惑出发,追溯到内心的错误认知,并通过学习和内省来纠正这些认知,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和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适用于个人发展,也为企业家和领导者提供了一种自我提升和团队管理的方法论。
  2024-07-19

阳明先生:眼前路径,须放开阔

阳明先生的言论强调了心胸开阔的重要性,指出若过于狭隘,则难以容人,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启示我们应扩大心量,以宽容和体谅对待他人,这不仅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是自我成长和实现长远目标的关键。通过提升个人的心量和修养,可以促进更多的合作机会,创造更广阔的人生路径。
  2024-07-19

打蛇得七寸,才能事半功倍

​阳明先生对弟子们学习态度的看法,强调以良知学习圣贤之学的重要性。阳明先生比喻说,学习圣贤之道就像自置家产,可以长久享受其成果;而单纯追求科举成功则像借债度日,最终一无所有。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找到问题核心(“七寸”)并以此为突破点的重要性和效果,无论是在家庭健康、企业管理还是个人成长上。阳明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态度能够带来长远和深刻的影响。
  2024-07-19

有他人认同,才能做好事情?

人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会导致在面对否定时容易放弃和消极应对。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成就感是关键,同时建议通过服务他人和自省来治愈童年的伤疤,超越旧有行为模式。​
  2024-07-16

展卷之际,阳明先生如此嘱托

阳明先生强调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内心的成长和天理的实践,而非仅仅为了功名或表面的知识。他通过生动的比喻阐述了以何种心态学习最为关键:一种迫切的需求感,类似于饥饿求食、病痛求药。此外,阳明先生提醒避免沽名求誉,而应深入实践善行与除恶,关注起心动念的善恶。他还鼓励弟子们形成持续的学习与交流团体,以确保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不断进步,强调了共同学习和互相激励的重要性。
  2024-07-16

方向正确,不惧转型丨企业战略十年

企业家分享了公司的战略十年规划,包括重新定义企业目的、解决金属尾货问题、新材料研发和全国布局等,旨在助力中国制造业强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老师回应强调,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遥,企业需要明确经营目的、干苦活累活、成为行业研究中心、转变为综合商社,并通过定期线上论坛、发布行业白皮书等方式建立行业影响力。
  2024-07-16

团队管理 | 上级言行不一,怎么办?

管理者应成为下属的榜样,保持言行一致,以赢得尊重和信任。同时,面对言行不一的领导,员工也应以此为鉴,坚持真诚与智慧,避免言行不一损害自己的信誉。通过相互监督和自我提升,团队和个人都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2024-07-16

对父母有不敬的念头,怎么办?

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包括认识到父母的经验和忠告的价值、规避他们的局限、真诚地向他们请教以提升认知。同时,通过挖掘并改变内心深处的错误认知,培养对父母的敬畏与感恩,从而建立更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
  2024-07-16

为什么我总是杂念纷飞 ?丨经典里的智慧

如何修炼高尚人格,包括交良师益友、抓住成长机会、远离负能量和坚定选择成长。这四个要点是帮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超越低谷期,激发大我,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的重要途径。
  2024-07-15

一面镜子的故事丨经典里的智慧

如何待人,人亦如何待你。重耳的行为反映了恩怨分明的个性,其经历提醒我们善待他人的重要性。长者的教诲强调,对人好是出于自身的善良,而非期待回报。《论语》与《易经》的观点也支持这一理念,提倡以高尚品德去成人之美。文章最终呼吁读者思考成为怎样的“镜子”,即如何影响和反馈给周围的人。
  2024-07-15

阳明心学中,关于领导力的五点启示

领导力的核心要素:直面挑战、临危受命、道德立志、内心不动和至诚。强调了在困难中成长、以大局为重、保持真诚与良知的重要性。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是企业经营和领导中的宝贵财富。
  2024-07-15

如何长期保持学习的热情?

要保持学习的热情,需要内心的渴望、明确的愿望和面对挑战时的力量。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个人成长和学习。相信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和价值是激发学习动力的根本。简而言之,通过培养对学习的深切渴望、明确的目标愿望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力量,以及坚信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可以点燃并维持学习的热情,实现个人成长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