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之际,阳明先生如此嘱托

  2024-07-16

  阳明先生强调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内心的成长和天理的实践,而非仅仅为了功名或表面的知识。他通过生动的比喻阐述了以何种心态学习最为关键:一种迫切的需求感,类似于饥饿求食、病痛求药。此外,阳明先生提醒避免沽名求誉,而应深入实践善行与除恶,关注起心动念的善恶。他还鼓励弟子们形成持续的学习与交流团体,以确保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不断进步,强调了共同学习和互相激励的重要性。


  阳明先生一生中,曾对弟子们留下诸多的劝学嘱托。例如,《教条示龙场诸生》《书中天阁勉诸生》《与滁阳诸生书并问答语》等等。

  那么,阳明先生对弟子们的学习,到底有哪些重要叮嘱呢?学习,如何避免走入误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段原文:


  第一:求学之心

  

1.jpg


  阳明先生告诫弟子:你们所学习的四书五经,是古圣先贤留下的遗训,其中都是教导人们去除私欲、存养天理的方法,这是大道,不可学成了遣词造句的小术。

  你是抱着一颗什么样的心来学习?这一点至关重要。圣贤经典就像一口钟,轻敲轻响,重敲重响。当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科举应试,为了功名利禄,或者为了倒背如流后赢得别人赞叹的目光,那当然也是可以的,经典的文字自然有那份凝练优美,供你取用。

  但是,假如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成长,是你想要去人欲存天理而找不到方法,因此才求助于圣贤垂训,这个时候,那颗迫切的渴求之心,才会为你打开经典智慧的大门。

  这个时候,打开经典,那份如饥似渴的感觉,要如何描述呢?阳明先生打了几个特别精彩的比喻:

  就像一个饿了好几天的人,只想找到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别的还顾得上什么呢?

  一个多年遭遇病痛折磨的人,渴望一颗能治好顽疾的药,那份渴望多么急切啊!

  一个在黑暗中独坐了很久的人,他多么渴望一盏灯,哪怕只是能照见周围一点点的光,对他而言也足够了。

  一个腿脚有毛病的人,他需要一根拐杖,只求能站起来行走,这根拐杖到底去哪里找呢?内心有一份如此迫切的渴望啊!

  有这颗求饱、求愈、求照、求行之心,展卷之际,才能真有所悟、有所获。假如没有这份渴望,只是不痛不痒地来读一读文字、背一背书本,得到的收获,无非只是增长了自己学识的傲慢而已。


  第二:用功之法

  

2.jpg


  阳明先生提醒弟子:贪名之心,是良知宝藏的一大障蔽。假如“实德未成而先揭标榜”,还没有锻炼好实打实的德行,却先去自吹自擂,夸耀宣扬自己,这反倒会成为自身成长的障碍。

  所以,对治的方子就是“刊落声华”,戒除那些沽名钓誉的做法,“务于切己处着实用力”,只管在自己身心上着实用功。

  正所谓,学富五车,不如为善去恶。在心上为善去恶,这才是实打实的功夫。

  一念恶,众恶相引而来。心中只要有恶念逐渐地聚集,这个不好的起心动念就会形成意识、语言、行为,这个意识、语言、行为又会形成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最初的那个起心动念处,就要把恶念的根子拔掉。

  如何拔掉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尽可能地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瞬间,观照到自己不好的念头,然后把它去除。

  坚持为善去恶,我们的心中就开始充满善念,直至善念长存心间。这个时候,就可以说是会用功了。


  第三:同行之人

  

3.jpg


  1525年,阳明先生五十四岁,在浙江龙泉寺中天阁,每月定期讲学。为了勉励弟子,避免一曝十寒式,将学习作为终身坚持的事业,阳明先生在中天阁的墙壁上,挥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先生说:承蒙诸生盛意,得以在此讲学,但讲学毕竟只是一时之会,终究会有散场之时。但是,请诸生勿要以我的去留为念,日后无论我是否还在此讲学,你们都要定期在此聚会,相互砥砺切磋。

  由此可见,让阳明先生心心念念、挂怀不已的这件事情,其实就是:

  不论自己在与不在,他都希望弟子们能够定期聚会讲学,彼此砥砺,使得良知功夫日益纯熟。

  其实,阳明先生是希望弟子们,能够形成一个长期的共学机制。正所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彼此相互启发、相互激荡,就不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至于一曝十寒、不了了之。


  心得:

  1,学习心态:企业家和管理层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去学习和探索,追求内在的成长而非外在的名利。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顾客需求以及如何运用企业资源实现长远发展。

  2,道德德行:商业实践中应重视道德和良知的培养,避免华而不实的自吹自擂,更专注于实际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通过真诚和负责任的行为来建立企业形象和消费者信任。

  3,持续改进:企业家应持续关注并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及时剔除负面念头,促进积极的变化。这对于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4,团队协作: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定期交流和共同学习,形成持续的学习机制。这样的共学文化能够促进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长期规划: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这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即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仅靠一时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润泽园官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如未特殊说明,其版权均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享有。未经润泽园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 本网站可能出于传递信息目的转载其他作者内容,该等转载行为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我们”版块注明的电话或邮箱向我们反馈。真诚欢迎来自您的建议和反馈!
更多动态

润泽园官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如未特殊说明,其版权均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享有。未经润泽园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 本网站可能出于传递信息目的转载其他作者内容,该等转载行为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我们”版块注明的电话或邮箱向我们反馈。真诚欢迎来自您的建议和反馈!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