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思想中体悟开阔感,成就长远的事业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的智慧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强调大成之事或有缺憾但应用无穷,大盈之态看似空虚却蕴含无限可能,真正的刚直与巧妙需以质朴为本,大辩应基于大道而非小聪明,内心的清静是应对外界纷扰的根本。企业经营者应提升格局与境界,依道而行,以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避免局限,成就长远事业。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在企业经营场景中如何理解、体悟和应用呢?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若”,意味着“相反”。“缺”,代表着遗憾。
成一件大事,或许看起来有缺憾,但正因彼此兼容,才能“其用不弊”,也就是应用无穷。
比如春夏秋冬的四季轮转。冬天冰天雪地,生活、工作都很不方便,但如果没有冬天,许多害虫就会存活下来,危害来年庄稼的成长。
阳明先生说过,“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如果缺少了秋冬的聚敛,就不会有春夏生长的足够资源。
因此,事事物物的发展,就像春夏秋冬一样,彼此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作为普通人,我们都希望事情顺风顺水,没有任何困难和波折。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每件事都很顺利,就容易变得比较松懈和怠惰,创新力、想象力也会下降,一旦遇到大的挑战,很可能就会难以应对。
反之,如果经常会遇到一些外部挑战,反而能激发内部的创新力,进而始终保持活力。
挑战看起来像是一种缺憾,但反而让圆满变得更加值得珍惜,也让人能更加用心地持续地去追求圆满。从而,更为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盈即满。“冲气以为和”,“冲”代表着一种无形但非常有力量的状态。
比如有些公司虽然有形的价值量不大,但却能得到人们广泛的尊重和真诚的信任。有形的东西终是有限,无形的东西才有无限的可能。
企业品牌就是如此。品牌背后的源泉是企业文化,最终源泉是企业经营者的格局和境界。
所以,一个企业最高的无形价值就是企业经营者的高尚人格,也真正决定着企业可以走得多远。
大直若屈
一个真正刚直而坚守原则的人,行事反而有许多方便路径,就像人们常说的“曲线救国”。
大巧若拙
有一家行业领先的企业,在竞争对手五花八门地“创新”时,这家企业的领导者却坚持为客户提供最基本的核心价值,并努力追求将核心价值做到极致。
这其实是一个“6x10还是10x6”的问题。6x10表示产品虽然只有6个功能,但每个功能都达到10分。10x6表示一个产品有10个功能,但每个功能只有6分。
虽然投入的资源是一样的,但客户的体验感却完全不同。很多时候所谓的“创新”,其实能够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有限。
发散10个功能便像一种“巧”。而专注于6个功能,就是一种坚守和克制。
如果不断追逐竞争对手或者行业中五花八门的热门概念,就很容易产生这种“小巧”。但真正的“大巧”,其实是一种质朴。
“巧”是一些小聪明,不足以成就大事业。而“朴”则是依道而行的大智慧。
大辩若讷
就一件事进行争论,是“小的辩论”;真正的“大的辩论”,是基于大道的辩论。“谣言止于智者”,有智慧的人自然明白事情的真相;面对智慧不足的对象,解释再多,作用可能也有限。
躁胜寒,静胜热
心静自然凉。但想要心静,需要在心上努力,才能让心真正安定下来。
清静为天下正
这是《道德经》中十分重要的一句话。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要回到心上,内心清静下来了,前面的五“若”以及更大的成就也将呈现出来。
通过《道德经》第45章,老子在教导后人:人的道行层面有高低、深浅之别。格局和境界层面较低时,自己的生命就会局限于较小的舞台上。而格局境界较高的人,就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感悟人生,体会世间最根本的运行法则。
一般而言,我们对人、事、物的知见,存在着较大局限。中华经典的指引,让我们拥有真正的开阔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和代价,因而成就更为长远的事业。
心得:
1,接受并珍惜挑战:企业经营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这些挑战实际上是推动企业成长和创新的动力。正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所言,挑战和缺憾反而使成功更加值得珍惜,也促使企业更加用心地追求持续的成功。
2,重视无形价值:企业的有形价值(如资产、收入等)固然重要,但无形价值(如品牌、企业文化、经营者的人格魅力等)同样具有无限潜力。这些无形价值能够赢得广泛的尊重和信任,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3,坚守原则与灵活应变:真正的刚直和坚守原则并不意味着刻板僵化,而是要在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这要求企业家具备“大直若屈”的智慧,即在坚守原则的同时,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
4,追求极致的核心价值: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应专注于提供最基本且最有价值的核心服务或产品,并努力将其做到极致。这种“大巧若拙”的策略能够为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从而赢得客户的忠诚和口碑。
5,基于大道的辩论与沟通:在企业经营中,面对争议和分歧时,应基于大道进行辩论和沟通。这要求企业家具备深厚的智慧和洞察力,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6,保持内心的清静:内心的清静是企业家应对外界纷扰和保持决策明智的关键。通过修炼内心,企业家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做出更加明智和长远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