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颠覆创新的十条哲学(下)

文章通过“上善若水”、“橐龠”、“不仁”、“无用”和“无为”五个方面的阐述,展示了《道德经》智慧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强调了面对困难应做出艰难而正确的选择,打造利益各方的能量场,不刻意迎合人性弱点,关注客户无形价值,以及无私欲、顺应规律的经营之道。这些智慧助力企业实现战略创新,赢得市场竞争。
第6条 · 上善若水
众人所恶处即大道所在处——这是难与易的颠覆。在经营企业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苦活、累事为众人所厌恶,简单又来钱快的生意,众人都趋之若鹜,然而这却与大道相背。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经营遇到难题选择绕行的时候,往往就把机会拱手让给了有战略雄心和激情的经营者。做出艰难而正确的选择,这是对企业经营者真正的考验。
在房产经纪人行业,一位经营者从无到有地开辟出一条利益各方的道路,即建立经纪人协同网络,把来自于不同公司的经纪人汇聚到一个平台上进行协作。从信息的收集、数据库的建立,到咨询、看房、成交等,各利益相关方负责各自步骤。
完成订单后,各方根据该链条预先设定的规则获得相应的回报,以此消融弄虚作假、争端内耗等等行业顽疾,在造福于消费者的同时,也利益了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
这位经营者曾说:“走捷径都很容易,但是捷径大部分都是错的,真正创造价值的事情都难。”水善利万物而不爭,为解决行业普遍痛点负重而行,创造大价值,收获真利益。
第7条 · 橐龠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有人的地方就有价值,就有能量场。
在产业价值链条上,代理商、终端门店、消费者等各个节点同频共振所形成的能量场,被称为“橐龠”(tuó yuè)。打造利益企业及上下游的场域,就是橐龠哲学,而其基本原则,是“入”决定“出”。
企业自身为该能量场能够带来的价值就是“入”,该能量场对自身和上下游产生的影响则为“出”。企业经营者们不应只希求“出”,希冀合作伙伴出让利益给自己,而是先思考怎么利益上下游。
一家从事食品行业的百亿级企业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建立了从代理商、销售点到消费者的强链接能量场,各方共同成长和探索从卖产品到爱客户的转型,这家企业更是走到终端销售点链接最终的消费者并收集反馈。过去一两年,这家企业的营业额年增长率都在50%以上,一个向上向善的能量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8条 · 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刻意着于小善,才能真正利益客户。
在企业经营中,为了盈利,许多产品会刻意迎合人性的弱点,让客户上瘾,看似顺应了人心,实则伤害了客户。一位从事婴幼儿洗护用品的企业经营者受此启发,在同行和客户都在一味追求高频使用高效灭菌时,却反其道而行,提出了对婴幼儿洗护用品“非必要不使用”的倡议。这是因为孩子适当地接触细菌其实有利于提升免疫力、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虽然此举看起来不利于产品销售,但却给年轻的父母传递了正确的育儿经验,减少了他们的焦虑,自然赢得了信任和口碑。这种“不仁”,看起来是行“曲”,实际上是成“全”,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引领客户、成就客户。
第9条 · 无用
从事到人,从人到心,无用方是大用——这是从有形到无形的颠覆。
客户不仅渴望有形价值,更渴望有无形价值。一家生产婴幼儿童车的企业学习《道德经》期间创新灵感迸发,在售卖童车的同时,附赠一本《爸爸宝典》,引导和帮助爸爸主动参与育儿过程,记录育儿日志。这样一份有意义的记录,不仅减轻了妈妈的压力,能够助力幸福小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企业的理念与文化。
童车品牌大同小异,当市场上出现这样一家愿意为新晋父母们着想的公司时,消费者的选择自然会有所偏好。无用之大用,源于内心对于客户深深的爱,在无声处利益人心。
第10条 · 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大为——这是做与不做的颠覆。
无为,是说无私欲之为,无妄为。该担当的时候要担当,要顺应规律、顺应使命,素其位而行。
一家生产矿泉水的企业,为了帮助部分地区的消费者更加便利地获得矿泉水,他们把矿泉水搬到了大街上自助售卖,让消费者自己扫码付款。因为这家公司向消费者表达了尊重,信任消费者的良知,所以矿泉水不仅不会被偷,还能以此与消费者建立特别的链接,这就是一种“无为”。
颠覆内心认知,创新应运而生。企业经营者唯有回归内心,提升格局和境界,才能进一步体会《道德经》的智慧,实现真正的战略创新。
心得:
1,勇于面对挑战:企业经营者应勇于面对并解决那些被众人所厌恶的难题和苦活,因为这些往往隐藏着真正的机会和大道。选择绕行可能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
2,打造共赢能量场:在产业价值链条上,企业应致力于构建利益各方的共赢能量场,通过协同合作,实现共同成长和转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不刻意迎合人性弱点:企业不应为了短期利益而刻意迎合人性的弱点,而应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引领客户,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不仅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还能在长远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4,关注无形价值:客户不仅关注产品的有形价值,还渴望获得无形价值。企业应通过创新和服务,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如情感连接、文化认同等。这将有助于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品牌粘性。
5,无为而治:企业经营者应学会“无为而治”,即无私欲、无妄为,顺应规律和使命,以信任和尊重为基础,与消费者建立特别的链接。这种“无为”实际上是一种大智慧,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