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经》的智慧:体会舒展之“道”

  2024-10-10

  追求知识需体会“道”,即自然规律,对规律的理解程度体现个人修为。在职场中,遵循“与人为善”等本质规律,以智慧和大善行事,用纯粹美好的心灵面对他人,能减少烦恼,创造更大价值,实现个人成就。


1.jpg


01


  《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庄子》也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世界上无限的知识,该怎么办?

  答案是:不只是在知识上努力,获取各个领域最先进的知识,更要去体会天地万物间的道。到底何为道呢?庄子说“道在蝼蚁 道在稊稗 道在瓦甓。”

  看过去高深的道,怎么会体现在细枝末节上?回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初中物理课堂上有万有引力定律,说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的引力,所以我们走在路上不至于飘起来,哪怕是再细微的微尘都会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万有引力。

  大自然的规律体现在事事物物上,我们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的程度,意味着我们对万有引力自然规律的明白和理解的程度,就如初中时我们考物理的分数。这个就叫做道。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规律就在那里,我们对本质规律明白和体证的程度,就是我们的道。规律是客观的道,更多体现为每个人自我的修为。

  所以在人生、在社会、在职场,同样有它的规律,对于这个规律明白体证的程度就是道。我们说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之一就是道,学习所有的经典都是为了对道能有所体证。

  沿着庄子为我们指引的那条路,不断提升我们的道行,让我们做事情,与同事、领导等人相处时,更有章法,更有智慧。


02


  比如“与人为善”,就是人生社会本质规律之一。与人为善,我们会收获到更多善果。如何与人为善?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与人为善,有大善有小善。

  比如说要善待身边的伙伴,伙伴有一点困难,我们都去帮助他。但有时为了这份善,反倒会耽误自己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小善的事固然是一种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是我们要更有智慧。更有智慧的人就是要去做大善。

  何谓大善?比方说一位同事他跳槽了,原因是因为对方可以付给他两倍或者三倍的薪水。这个时候你要提醒这位同事,告诉他或许那里是一个更好的机会,但也可能,在机会背后隐藏着某种更高的人生职场成本。

  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期望着一分耕耘有三分收获,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其他领域付出更多的耕耘。另外的两分是你看不见的,或者是你不知道的,或者可能对你造成伤害的付出。你对同事能有这样善意的提醒,这就叫做大善。

  同样我们要尊重领导,但尊重也有两种,一种是小的尊重,一种是大的尊重。小的尊重,是领导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勤勤恳恳去做每一件事,如果做错了,那是领导的责任。所以小的尊重里面就包含着自我的保护。

  大的尊重是怎样?领导给了你任务,首先是我们认真的对待,但是在过程当中,你感觉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或许是客户有了最新的反馈,你可以基于客户的反馈升级你工作的内容,并跟领导反馈,根据你的观察,这件事情我们这样做、那样做可能会达成更好的效果。

  表面上是你改变了领导的一些指示,但事实上,这是对于领导真正的尊重。这就是在职场上的智慧。

  那智慧的本质是什么?是我们也可以一份更纯粹美好的心灵,面对我们的同事、领导、客户,进而减少一些烦恼。

  正如《庄子》为我们呈现的逍遥与自在。逍遥和自在的本身就是依道而行,减少无谓的碰撞和内卷,真正的舒展生命,因而也让我们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让自己也能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心得:

  1,追求本质规律: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时,应追求对商业本质和市场规律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追求表面的知识和技巧。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行”,以更智慧的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2,与人为善的智慧:在职场中,企业家应以“与人为善”为准则,但要有智慧地分辨大善与小善。在帮助同事和下属时,要考虑到长远的影响和成本,避免盲目行善而带来的负面后果。同时,要尊重领导,但也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以真正的方式尊重领导并推动企业发展。

  3,纯粹美好的心灵:企业家应以一颗纯粹美好的心灵面对同事、领导、客户和合作伙伴,减少无谓的碰撞和内卷,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减少烦恼和负面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4,依道而行:企业家应依循商业和市场规律而行,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取巧。通过深入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战略,以稳健的方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更多动态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