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爱”,五个误解,你有几个?

  2024-10-09

  文章通过分享关于“爱”的不同理解和误解,强调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真正的爱是无尽的、不求回报的,并非优秀或付出多少所能衡量。文章指出关于爱的五大误解,包括爱是消耗品、爱别人会吃亏、足够优秀才会被爱、所有的爱都求回报以及有爱就够了,并提供了正确的认知,倡导人们用宽厚、智慧的方式去爱,以更好地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关于什么是“爱”,有个网友发了这么一段文字,很受触动。


  她说:

  爱,是我妈给孕晚期的我剥了整整一盘晶莹剔透的荔枝。

  爱,是我爸在情人节的商场“蹭”了一支玫瑰,送给我妈妈。

  爱,是我老公用两个碗倒来倒去,给感冒的我倒出杯温度刚好的姜糖水。

  稍微想一下,生活中全是爱,每天都有,到处都有。真是感激生活赐予所有。

  懂得爱的人,生活的角角落落都洋溢着幸福,生命体验都变得生动起来。

  但,也有很多人,对于爱存在误解。这些误解,像堵在心口的大石块,阻碍了我们对爱的感知,让我们难以感受幸福。搬走大石块,建立正确认知,十分必要。


  误解一:爱是消耗品


  “如果,我拥有的爱,用一百个金豆来衡量,那么,我给出去一个,就少一个。我不能把金豆给每一个人,就像我也不能把爱给每个人一样,爱是消耗品,越用越少。所以,我只能把仅有的爱,给我最亲的那两个人。”一位妈妈分享道。

  升级之后的认知是什么呢?

  爱不是消耗品,爱是无尽的,越用越多。因为,爱的源头活水,就是我们自己的那颗心。心中有爱,爱就会无穷无尽。真正的爱,是源自心灵的泉,汩汩不断。

  有这样一句话:开始行动,心中的爱就会升起。开始什么行动?开始爱他人的行动。从今天起,尝试去爱家人、爱朋友、爱同事、爱客户,用我们的一次关心,一个微笑,开启新的一天。你会发现,我们心中有无尽的爱,越用越多。

  心中的爱会升起,意味着我们会变得更加强大。当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内心的不安全感、失去感会慢慢地消退。此外,我们还可以每天默默做一件善事,不用对任何人说,装在自己心底。当越来越多的爱聚集起来的时候,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从容、自信、愉悦。

1.jpg


  误解二:爱别人,会吃亏


  有位学员说:“我发现,爱别人我就吃亏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

  比如,在婚姻中,我们都希望对方多爱自己一点。于是,开始斤斤计较,“我为你做了多少顿饭”“我为你洗了多少件衣服”“我为你放弃了几次机会”……

  当我们开始计较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归根结底,我们被太多的“小我”捆缚已久,因此习惯于计算。阳明先生说,我们的心,如天一样广阔,如渊一样深远。既然要计算,索性我们就算一个天大的账。

  老子《道德经》有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意思是,天地就像一个巨大的、无形的风箱,往来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能量场中。

  这天地间运行的规则就是“反者道之动”,就在这个能量场之中,投出一份善意,首先我们会为我们这份善意聚集很多好的念头,在善意投出之前,这些好念头先滋养了我们自己的心。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网上看到灾区儿童那清澈眼神中饱含恐惧,虽然我们相隔万里,但是,心中的痛与不忍油然而生。这份爱,是自然而然地,我们内心原本就有的,并且是没有计算的。

  这份爱,穿越了时间,也穿越了空间,就像我们那个大的橐龠场,爱会在天地间涌动,生生不息。爱人者,人恒爱之。天地间的大账启示我们:爱出者爱返。我们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的爱就越多。


  误解三:足够优秀,才会被爱


  有人说,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会被爱,才值得被爱。

  比如,小时候,考试成绩好,父母就高兴。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个认知,“只有好好学习,爸爸妈妈才会爱我”。

  比如,工作后发现,只有成为管理者,才能够得到拥护和爱戴,否则人微言轻。

  再比如,亲戚关系中,有钱有权的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能够更容易得到爱。

  于是,变得足够优秀,成为了我们全部的奋斗目标。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优秀只是爱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真正的爱,不需要我们有多优秀。真正的爱,纯粹、真诚而热烈,就像父母迎接新生儿一般,满心满眼,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别无他求。

  爱,是接纳你本来的样子。

  因此,我们可能会因为优秀而被需要,但绝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在真正爱你的人眼中,你一直值得被爱。


2.jpg


  误解四:所有的爱,都求回报


  有人说,我不需要别人的爱。因为,所有的爱,都求回报。我不想欠任何人。

  事实果真如此吗?

  《孟子》中,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我们可以代入角色试想一下,那种紧张的状态下,是不是我们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这颗紧张的心,就是一份从我们良知里流淌出来的,不需要多思考一秒的恻隐之心,也是一种爱。孟子用这个极端情况下的例子,向我们证明了,我们良知里有无尽的爱,并且,这种爱不求回报。

  因此,我们不过度索求爱。但同时,我们也要懂得接纳爱,珍惜别人的爱与善意。这,很重要。


  误解五:有爱就够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以爱之名”去爱别人。

  比如,父母经常会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比如,爱人会说,你要听我的,除了我,还会有谁对你这么掏心掏肺。

  我们经常误认为,只要心里“有爱就够了”。因此,我们的爱,变得很“主观”,甚至有时候,以爱之名,裹满了刺,到处扎人。

  仅仅有爱,还不够。圆融、智慧地爱人,是我们人生必要的修炼。因此,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加宽厚,既不锋芒毕露,也不咄咄逼人。

  何谓宽厚的爱?宽厚的爱,是小事不计较,大事有原则;宽厚的爱,是一份安全感,别人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宽厚的爱,是清澈良知,能够“藏污纳垢”。

  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当我们心中有爱的时候,爱自然会充盈我们的内心。仁爱的心,我们本自具足,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正确认识“爱”,更好地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心得:

  1,爱的力量:企业应倡导爱的文化,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爱,这不仅能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爱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爱的传递:企业家和董事长应成为爱的传递者,通过关爱员工、客户和社会,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这种爱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关怀,更在于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

  3,爱的误解与正确认知:企业应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爱的观念,避免将爱视为消耗品或认为爱别人会吃亏。通过培训和教育,让员工认识到爱是无尽的,越用越多,而且爱别人并不会让自己吃亏,反而能收获更多的爱和尊重。

  4,爱的智慧: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家和董事长需要运用爱的智慧,既要关爱员工和客户,又要保持企业的原则和底线。通过圆融、智慧地处理各种关系,使企业能够稳健发展。

  5,爱的实践:将爱的理念付诸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传递爱。例如,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晋升机会;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反馈,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关注社会的公益事业,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更多动态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