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想碰撞,润泽园教育在联合国举办2025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座谈会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中小企业作为全球经济的“毛细血管”,既承载着超70%的全球就业重任,又面临着供应链中断、数字鸿沟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如何在危机中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经营,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6月27日,在第九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当天,一场以“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全球贸易变革中的可持续经营之道”为主题的2025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本次活动由润泽园教育主办,企业家、金融专家、大学教授及美国政府官员等多方代表受邀参加。
嘉宾合影
“企业家的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是可以通过学习塑造的。同样,中小微企业的韧性可以培养,使命可以打磨。”在座谈会开场发言中,青年讲师王颖介绍部分润泽园教育企业家学员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引发了在场嘉宾对中小微企业如何成长与破局的讨论和思考。
润泽园教育青年讲师王颖
01、贸易变革下的挑战与破局:西方经验与中国智慧的碰撞
在全球贸易变革与技术革命交织的当下,中小微企业正经历从生存竞争到价值重构的关键转型。
在座谈会访谈环节,王颖与嘉宾们以中小微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揭示了企业面临的命题:如何应对挑战,并抓住时代的机遇。
面对过去几年的新冠疫情冲击以及全球贸易形势的激荡,资金支持成为中小微企业最迫切的需要。
美国联邦中小企业发展署专员郭曼丽(Man-Li Kuo Lin)介绍,美国联邦中小企业署通过新设制造与贸易办公室锚定“美国制造”,以高达500万美元额度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支持、企业出口专项补助形成资金矩阵,更以出口参展费用报销、政府专属采购配额等组合拳,打通中小企业从初创、发展壮大到全球拓展的闭环。
美国联邦中小企业发展署专员郭曼丽
前哈佛大学研究员Lira Mégalli-Gaddi则以中国中小微企业为样本,解构了企业迅速成长的底层逻辑。“能获得较好发展的中国中小微企业,不仅重视人才培养,而且始终站在技术进步的前沿”。
Lira Mégalli-Gaddi表示,初创企业要先专注于团队建设,这也是风险投资公司和孵化器机构教给初创企业的主要经验之一。“一家公司真正的‘产品’不是产品,而是团队。团队才是可销售、可扩展的‘产品’,有时候甚至比想法和计划更有价值。”
前哈佛大学研究员Lira Mégalli-Gaddi
02、超越盈利:企业承担责任的多重维度
当全球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中小微企业的责任内涵已超越传统盈利范畴。
在企业责任边界的讨论中,欧洲信用卡银行行长、瑞士金融专家组织主席、联合国无国界专家组织主席Marc Deschenaux以“环境保护-政府关系-资金支持”三维框架,重新定义企业与银行的责任坐标系:
中小微企业应该以环境保护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责任,确立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共生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应保持清朗、中立的政商关系;而银行需回归“风险共担”本质,以包容失败的信贷文化滋养企业创新。
这一责任体系打破了传统认知,将企业经营全链路的社会责任解构为“环境合规-市场自主-金融赋能”的有机整体——既明确企业不可触碰的红线,也为商业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性指引与资金支持。
欧洲信用卡银行行长、瑞士金融专家组织主席、联合国无国界专家组织主席Marc Deschenaux
王颖则表示,作为一家创新型互联网教育机构,润泽园教育致力于助力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提升格局境界,增强领导力,突破自我,成就非凡事业。 润泽园教育不仅着眼于企业家的现状,更关注他们的未来。
据了解,过去10余年,润泽园教育以阳明心学、《道德经》等中华经典文化为依托,累计服务超过100万名企业经营者、142家年营收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行业领军企业和27401家中小企业,并计划在未来三年服务100万+全球企业家,助力他们行稳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站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小微企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当政府、企业、银行等更多主体以理念创新与实践突破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将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中释放更强劲的生命力,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不可或缺的动能。
当旧商业秩序崩塌,新世界会遵循怎样的规律?——628万人战略大会,一部《传习录》洞见四个启示
世界在变,当80%的企业消失,未来五年,是怎样一道分水岭?——628万人战略大会,看见未来趋势的四个判断
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是什么?哪些必须坚持,哪些又该放弃?——628万人战略大会,见证未来企业的四个战略
所有觉醒,终将落回当下这一笔。手握战略,心藏功夫,挥毫落纸的那一笔是什么?——628万人战略大会,知行合一遇见四个行动
经典洞见未来,万人战略大会,6月28日开启,点击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