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道小厂到全球领军者:“电缆大王”40年传奇

  2025-05-20

40年前,远东控股集团在宜兴市范道村诞生。最初,它只是一家街道小厂——宜兴市范道仪表仪器厂。就是这家不起眼的小厂,在岁月的淬炼中成长为全球线缆行业领军者。从中国走向世界,远东的足迹遍布全球几十个国家,即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依然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远东已连续18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年营收突破600亿元,品牌价值超千亿元,全球员工规模近万人。从深耕线缆到智造未来,远东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紧抓时代机遇,不断突破行业边界。如今,远东已形成智能缆网、智能电池和智慧机场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一张亮丽名片。穿越40年惊涛骇浪,从乡镇小厂到行业头部,远东的“不败密码”究竟是什么?都说“掌舵人的格局决定企业的疆界”。其掌舵人如何以战略定力破局行业周期,用管理哲学凝聚万人团队?


5月10日,远东控股集团迎来了40周年庆典,企业家论坛与润泽园致28学习会同步举行,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蒋锡培先生回顾了远东40年的创业历程,分享了成功经验与深刻教训。以下内容,精选自蒋锡培先生的分享。


640.jpg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锡培先生


01 高考失利后


1963年,我出生在江苏宜兴范道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时候,村里流传着一句老话:“嫁女不嫁范道男。”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跳出这片土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命运在1980年给了我沉重一击——高考失利,让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充满迷茫。就在这一年11月,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我放弃了复读的打算,决定前往杭州投奔二哥,学习修钟表的手艺。那段时光,我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常常熬到深夜。56天后,我竟然学会了别人两年才能掌握的技术,还租了店面,带起了徒弟。


1981年,我靠修钟表赚到了5万元,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让我看到了希望。1985年,我攒下了28万元,在乡里盖起了楼房,娶了媳妇。同年,我用这笔钱创办了宜兴市范道仪表仪器厂,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那时的我,22岁,满怀激情、意气风发。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7年,由于经验不足,我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不仅亏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上了近20万元的债务。那段时间,我带着样品四处奔波,家里甚至把养的两头猪都卖了,给我当路费。最艰难的时候,我手里只剩下一毛钱,却还没见到客户。这次失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能做卖不掉的产品。


痛定思痛,我重新振作。在大哥的建议下,我开始做电缆贸易。我向亲朋好友借了10万元,白天黑夜地奔波,终于在1988年还清了债务,还赚了100多万元,成了当时村里的首富。那一年,国家基建大爆发,我意识到,这是一次百年难遇的机会,我决定自己造电缆。一路走来,从乡间作坊到万人企业,我经历了无数次跌宕起伏,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如今,远东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回望过去,那些艰辛与荣耀,仿佛就在昨天。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起点,而是坚持到底的决心。


640 (1).jpg

1985年,蒋锡培创办宜兴市范道仪表仪器厂


02 内心的宁静是真正的力量


  • 在风雨中保持乐观


有位企业家问我,如何在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始终保持这份乐观精神?实际上,难以言说的困难时刻,实在太多了。??2000年,我当选全国劳模模范,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2002年,我作为民营企业代表,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2003年,我获得了五四青年奖章,颁奖活动规格空前。然而,就在那一年,我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当时,全国最大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安置身障人士就业。全国有8000多万身障人士,他们同样享有受教育、就业的权利。我们的电缆公司,最初是我创办的民营企业,后来虽然经历了改制,但工商登记并未变更,就是为了帮助更多身障人士享受这一政策。同时,那时规定企业对外投资不能超过注册资本金的50%,而我为了收购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增加注册资本金。


我向相关部门解释,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身障人士,而且已经向政府报备了这件事。此外,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规定企业对外投资要以注册资本金的50%为限,这并不符合市场逻辑。 幸运的是,地方政府和领导们高度重视,他们积极向上反映情况。最终,经过层层上报,事情得到了公正处理。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心怀善意,坚持原则,最终会得到公正对待。


  • 关于教训的深刻反思


十年前,我收购了一家公司,想要推动公司整体发展。我原以为通过利益绑定,大家能齐心协力将公司做大。然而,三年后,我发现对方通过不正当手段将利润中饱私囊,这使得我们这次投资损失惨重。这次教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信任固然重要,但必要的警惕和监管同样不可或缺。当利益的天平倾斜到一定程度,人性中的贪婪与恶意就会显现出来。


有人问我,那次收购事件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更是打击一个人的信心。在那种情况下,我是如何撑过来的?首先,正念很重要,要积极面对、妥善处理。那时候,我不断提醒自己,坚定信心。其次,我还有坚强的后盾——我的夫人。她跟我说:“既然跟了你,你有饭吃,我也有饭吃;你讨饭,我也跟着你讨饭。”就是这么朴实的一句话,却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如果第一次我失败了,她可以选择离开;第二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她也可以留个后手。但她从来没有,家里哪怕只有一分钱,哪怕是给父母的零花钱,她都拿出来支持我。这种坚定的信任和支持,真的不容易。


  • 做企业的初心与坚守


做企业不容易。我和我的家人、团队只有一个目标:把事情干好。无论是为客户还是为社会,我们都要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正是我们价值的体现。做企业还需要有情怀、责任和担当。我们始终坚持底线,绝不给回扣或红包。这种坚守让我能够睡得着觉,也让我们赢得了信任。


我始终以诚相待。无论我在不在家,我的同事都会认真接待每一位来访者。就像我父母教导我:“搬凳子给别人坐,就是搬凳子给自己坐;倒茶给别人喝,就是倒茶给自己喝。”这种待人接物的方式,为我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经历市场风雨和人情冷暖,我心里更多的感受是来自内心的宁静。这种从容和自信,源于我们对原则的坚守和对未来的信心。


640-2.png

远东是国内安置身障人士最多的民营企业之一


03 将理想变为现实的路径


远东走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挑战。作为创业40年的过来人,我感受很深。 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最初是做修钟表的活儿,那时候就想把钟表修到最好。当时万元户都了不得,我的梦想就是有5万元存款、两间楼房,再娶个贤惠漂亮的老婆。这些目标现在看来很简单,但当时就是我的全部追求。后来投身企业,我全身心投入,乐在其中,始终坚持。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我都能睡得着觉。这可能是因为我一贯心怀善念,与人为善,秉持“利他即利己”的原则,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


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这是最重要的。我最初创业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让家人安居乐业。后来,我希望更多人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看到大家生活幸福,我感到无比满足,因此一直坚守至今。对于外界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掌控不了,就算能掌控一些,也不一定完全清楚其中的门道。有时候也会感到迷茫。因此,从学校出来到现在,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都会去争取。因为以前我们没学到太多东西,所以得不断充电,避免触碰那些潜在的风险。有了这些基本理念后,我们就努力让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我们企业制度里有一条,不管你其他各项工作做得多出色,不管是销售冠军,还是创新冠军,这些单项奖励毫无疑问都会给予,但要是没完成远东大学规定的学习积分,在综合类先进评选和晋升晋级上就会一票否决。另外,我们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也很到位。今后哪怕是考核机制中后10%的员工,至少也能拿到两倍的年薪;中间60%的员工是3倍左右的年薪;前30%的员工则是3到5倍的年薪。所以在远东,我们的员工还是很有干劲的,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


经营企业,感恩与敬畏之心不可或缺。这份心是我们立足的根本,也是我们从容面对挑战、拥抱未来的力量源泉。没有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或企业是一帆风顺的。唯有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唯有实干,才能兴业立邦。

更多动态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