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润泽园教育创始人白立新:科技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战略科学家具备三个特征

  2025-04-17

日前,在由山东省国家安全厅主办的“新时代 新科技 新安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科技安全主题活动——“五盾”讲堂·曲阜站上,润泽园教育创始人白立新博士从开放包容、场景丰富、文化自信、知行合一四个方面,分享了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之科技安全的体会。


白立新认为,科技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科技安全的主体是科学家,其中战略科学家是格局境界最高的一批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与祖国战略同频,爱党爱国,既具备高层面的科学精神,又具备高层面的人文精神。


640-1.jpg润泽园教育创始人白立新


以下为白立新博士的演讲实录(有删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大家好!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总体国家安全观”首次被提出。如今,国家安全的内涵已延伸至20个领域,从政治安全到数据安全,从极地探索到深海开发,构成了动态发展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科技安全。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支撑和保障其他领域安全的力量源泉和逻辑起点。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与各位分享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之科技安全的一些体会。


640-2.jpg

演讲现场


01 开放包容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科技发明和科学发现中,中国占了173项。也就是说,接近60%的科技发明和科学发现是由中华民族完成的。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因此,伟大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科技发明和科学发现。


近代以来,由于旧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内治国无方、保守迂腐而且软弱无能,对外夜郎自大、闭关锁国而且成人之恶,中华民族被列强一次又一次地侵略,因而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这两个奇迹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让我们大踏步地赶上时代步伐,赶上新科技革命的步伐。特别是AI的时代,中国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和优秀企业家,与世界上优秀同行同台竞技,成为了新时代全球化浪潮的弄潮儿。


政治清明、开放包容,既造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更为科技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因而越来越多的优秀科学家聚集在中华大地上建功立业。据有关报告分析,中国顶尖科学家的数量从2020年的18805人增加到2024年的32511人,其全球占比从17%上升至2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顶尖科学家的数量则从2020年的36599人下降到2024年的31781人,全球占比从33%降至27%。


02 场景丰富


中国拥有全世界品类最全的工业体系,为科技的突围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试验场。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是从代工开始的。那是用一亿件衬衣换回一架飞机的时代。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没有止步于制造环节,而是快速掌握了整个产业链的规律规则和底层逻辑,因而沿着“微笑曲线”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


如今,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额,位居全球前列;中国企业的互联网营销和运营水平,同样位居前列。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工业体系,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韧性,完全能够抵御全球化变革的惊涛骇浪。2024年9月,美国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制造的世界》的报告,对于十年前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进行了评估。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瞄准十个高价值、高科技的领域。


截至2024年,中国已经在电动汽车、能源与发电、高铁、造船业这四个领域成为领军者;中国在另外五个领域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材料、机器人和机床、半导体的目标则接近达成。在改革开放初期,代工业务是两头在外:订单在外,研发在外。科技创新的回旋余地非常有限。即便如此,我们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进入了全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如今的中国,不断升级的工业体系既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也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工业场景的多样性,为科技突破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践土壤。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战略的进一步深化,这一体系将继续支撑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03 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是圣贤文化,是源于圣贤的文化。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万世师表”孔子的出生地尼山,进入尼山讲堂就可以看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字样。


640-3.jpg本次活动举办地尼山讲堂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 “协和万邦” “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一定会普照世界。这与小院高墙、以邻为壑、弱肉强食、恃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华圣贤文化的熏陶下,中国科学家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其中,格局境界最高的一批科学家被尊称为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与祖国战略同频,爱党爱国;既具备高层面的科学精神;又具备高层面的人文精神。


针对这三个特征,我们暂时用1到10分打比方。若一位战略科学家爱党爱国的层面达到9分,科学精神是9分,人文精神也是9分,这就像人民所尊重的两弹一星科学家们,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以高尚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同时享受自利利他的圆满人生。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若一位科学家,虽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能达到7分,但爱党爱国的层面只有1分,当他身处国家科技安全的前线,就很可能被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做出背叛祖国和人民的事。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一个人若不能与祖国同频共振,他的工作成果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再比如,一位年轻科学家,若科学精神是6分,爱党爱国是4分,人文精神是2分,此时他务必加强学习,提升心灵品质,在更高层面上与国家战略同频,并且在更高层面上理解人心,读懂人性,在心中升起对百姓和民众的慈悲与爱。例如,目前多数AI项目类似于仿生学,模仿人类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容量和算力是有限的,因此AI超越人脑是可以预见的。但在大脑背后,还有一颗心。


阳明心学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也就是说,大脑的主宰正是心。大脑的潜力是有限的,而心中宝藏是无限的。心,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所以,正确认识这颗心,深入体会这颗心的奥秘,是年轻科学家必须完成的一堂人文精神的必修课。


04 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倡导知行合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学习知行合一的精髓。


第一,知是因,行是果。

一个人只要在心上改变认知,他的行为自然随之改变。一位科学家可以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之下,在心上立志高远,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他也可以在颓废思想的影响之下,在心上放弃理想信念,因而即便才华横溢,也会错失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因此,不忘初心跟党走,思想坚定不滑坡,这样的科学家就会在理想使命的引领之下,开发心中宝藏,释放心中潜能,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若干倍放大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有形有限,无形无限。

两千年前,孟子曰:“不学而知,是谓良知;不虑而能,是谓良能。”良知良能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全天下都是如此。前面所呈现的三角形——爱党爱国、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个维度满分都是10分。这10分就是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无尽宝藏,开发多少,就拥有多少。前面举例的那位年轻科学家,科学精神6分,爱党爱国4分,人文精神2分,若这位科学家深悟笃行中华经典文化,建设心灵品质,完全有可能在若干年内将三个维度的分值,均提升至8分甚至更高。这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所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是孟子两千多年前的教诲:“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一位科学家若能自信吾性自足,自信心生万法,就能树立坚定的科技自信,就能为科技安全做出实质性贡献。


第三: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这是知行合一的两个场景。以知促行,就像一位年轻科学家通过建设心灵品质,突破认知,因而快速提升人文精神的层面,提升自己的慈悲与爱。以行促知,就像一个人内心纯粹,通过聚精会神地苦思冥想,逐渐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身边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不再打扰他。此时,他可能在更深的思考中达到了心纯见真的境界。一位企业家说过:“一颗纯粹的心灵,可以敏锐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一颗迷失的心灵,则会错失近在眼前的良机。


最后,我简要总结上述学习心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领先的科技就是第一战斗力。科技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科技安全的主体是科学家。优秀的科学家,爱党爱国与国家战略同频,同时具备高瞻远瞩的科学精神,又具备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一位国际友人曾说:“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的无畏战士保护得好好的。”让我们向优秀科学家致敬,向捍卫国家科技安全的无畏战士致敬!谢谢大家!

更多动态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