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企业家为什么需要王阳明?| 媒体报道
在西方管理理论盛行的今天,中国企业家为何要回归五百年前的阳明心学?
近日,新媒体“新经济沸点”创作的深度文章《今天,企业家为什么需要王阳明?》揭示:面对团队管理、市场开拓、家庭平衡等多重压力,阳明心学正成为企业家的精神指南与经营智慧。
文章通过润泽园教育平台上的真实案例,展现企业家如何通过学习阳明心学在商业实践中实现突破:
例如润岳科技董事长盛江峰提升心力后,公司营收在3年内实现从0到10亿元的突破;爱普瑞董事长韩仲佰运用“知行合一”重构管理模式,实现业绩与团队双丰收;金蝶徐少春等更将“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智慧融入战略决策。
从个人修心到组织管理,阳明心学为企业家提供了独特的中式解决方案——不仅疗愈焦虑内心,更孕育管理智慧,助力企业在变局中保持定力、捕捉机遇。这不仅是经营方法的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自信重建。
以下为“新经济沸点”的报道原文: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纵观这位“三不朽圣人”的一生,环境险恶、疾病缠身、百死千难,但在与朝中贼、山中贼、心中贼的斗争中,他始终怀揣坚定信仰,历经坎坷而矢志不渝。
在人生的至暗时刻,阳明先生完成龙场悟道,留下振聋发聩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数百年间,他所开创的阳明心学仍温暖、激励和启迪了无数人。这其中,便包括企业家们。
就在2025年10月31日,天津滨海新区的某个写字楼,一群企业家和创业者围在一起远程学习。当屏幕上的讲师问:“作为创业者的你,曾经有着怎样的压力?”,线下的他们奋笔疾书,直到讲师喊停,才纷纷落笔。
这时,镜头随机转向川渝分会场,一位创业者起身说起自己的压力:“团队管理困难、青春期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去沟通”。另一位创业者也在随后陈述:“经营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获取客户。”
当天,像天津、川渝这样的线下学习会场在全国有800余个。这场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教育”)为纪念阳明先生553周年诞辰而组织的小微企业公益学习会共有1.5万余人参与,累计直播观看量超过200万次。
在全世界,每一位企业家、创业者都面临一个终极问题:如何创业才能成功?如何经营好企业?
长期以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依赖于“舶来”学问,管理学三大理论、德鲁克思想常被提及。然而,润泽园教育将阳明心学与商业实践结合起来,做了一个大胆创新却根本有效的尝试。
金蝶董事长徐少春曾感叹,创业的过程是一场自我修炼之旅、是一场修心之旅、更是一场探寻内心光明的过程。而其自2016年跟随润泽园教育学习阳明心学以来,找到了修心的确定性路径。“如今,我所追求的,是不断攀登,让这份确定性更加坚定、更加不可动摇。”
徐少春并非孤例。
据润泽园教育核心讲师、《尚书》主讲老师颜顺华透露,从2012年28位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贵州龙场自发成立致良知公益学习小组至今,该公司深悟笃行阳明心学,从学经典到用经典,开发了一系列助力企业经营的课程,陪伴了3.5万余名董事长,囊括了年营收从几百万到千亿级的中小企业及国内龙头。

(2012年11月15日,贵州龙场,28位企业经营管理者自发成立致良知公益学习小组)
在润泽园教育的平台上,企业家们不仅修心,而且从中参透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让低谷中的企业触底反弹,让困境中的他们找到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点。
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让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找到中华文化的根,并结出属于自己的果。

心灵的橐龠场
熟悉阳明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几段传奇经历:
作为明朝状元王华之子,在12岁时就确立以“读书做圣人”为“人生第一等事”的志向,却经历了两度科举落榜;
30多岁,因弹劾宦官刘瑾等人被贬到贵州龙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度的物资匮乏、上级官员的凌辱中,实现“绝地重生”;
多年后,在不到40天内“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平复宁王朱宸濠发起的叛乱,不仅改写了明朝的政治历史,也创造了军事上的奇迹。

(北京,润泽园教育公司门口的阳明先生塑像)
起起落落的人生经历,练就了阳明先生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在《与王纯甫书》中写道:“……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描绘了金子在冶炼过程中经历的苦难与辉煌。
这个场景像极了企业家的经历——各种挑战与困境不断袭来,市场竞争、资金短缺、人才流失、家庭失睦等。然而,正如金子经过冶炼后变得精纯,企业家经历过这些挫折的磨砺后,也变得更加坚韧与成熟。
美团创始人王兴形容创业过程“九死一生”,投资教父阎琰曾描述“创业的成功率仅为1%”,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对每一位从创业者成长为企业家的人来说,这炼金般的过程需要数着日子一天一天过。
突破认知、提升心力,通过学习获得应对压力的能力,阳明心学无疑给他们提供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盛江峰是安徽润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上述小微企业公益学习会上,他深情回顾了三次创业中“连滚带爬”的经历:
2010年底,他第一次创业,并不顺利。起初每个月都在烧钱,亲戚朋友都劝他知难而退,关掉公司。他逼着自己每天平均跑五个客户,为的是“不想让自己废掉”。
他第二次创业,从2012年开始,过程更为艰难。他每天起床都需要对着镜子鼓励自己,熬到2015年才实现盈利。
2019年,他第三次创业,三年内实现了年营收从0到10亿元的突破。这次创业,他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因其系统地学习了润泽园的阳明心学课程。他称,这门课既让他获得心力,也让他反思:创业十几年来,自己虽然一直有目标,但却没有系统的战略。
在某堂专门学习企业经营策略的课上,盛江峰学会了“所有的过程都是精诚专研的过程”,并用在实践中。当客户在订单金额不变的情况下,产品指标却高到无法完成,他带着团队百日奋战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也为自己源源不断地获得订单打下基础。

(盛江峰(左二)和他的高管团队参加润泽园教育的共创会)
对企业家来说,对抗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心变得有力量。如何提升心力?
首先是不内耗,关注当下和此刻。阳明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心即理”,当代著名哲学家傅佩荣对此通俗地解释:“万物都在我心中,万物的道理如果没有被我了解,它是否存在都与我不相干。”当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构成了他的全部世界,那些对未来的担忧、不相关的事情,就不再成为耗费心力的干扰项。
其次是向内求,相信心的容量和力量。如阳明先生所说,“人心是天渊”。本心之大,大到有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无穷的能量,它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生命状态。只有坚守和相信这份本心,才能在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做到从容应对。
另外,是橐龠的力量。润泽园教育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让一个个孤独的企业经营者找到同行者。群体中形成的场域如同一个个橐龠场,让有感同身受的经历和类似遭遇的他们,打破交流的顾虑、畅所欲言。
心理学有一个理念是“表达即疗愈”,通过书写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感,个体的身心健康得到改善。
在润泽园教育的课堂上,讲师会设计很多问题,给学员留出时间一条一条地书写出来,写完后的交流环节,组员之间相互倾听,并得到及时正向的反馈,这对于舒缓创业者的压力有非常大的作用。
如同盛江峰,企业家们在阳明心学的橐龠场里,疗愈了自己、家庭和事业。

(2025年10月31日,润泽园教育为纪念阳明先生553周年诞辰组织小微企业公益学习会北京主会场)

管理的中式觉醒
除了给企业家以心灵上的疗愈,阳明心学中也孕育着很多管理智慧。
其实,管理姓“中”姓“西”并不重要,关键是能被普适性地接受。传统西方理论的诞生,是基于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阳明心学则是东方智慧的结晶,从文化同源的角度来看更容易被中国的企业家接受。
心灵品质的提升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与YC合伙人迈克尔·塞贝尔提到的“‘破碎感’是创业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有相同之处。迈克尔表示,创业并非适合每一个人,它需要一种特殊的“破碎感”——一种对痛苦和压力的承受能力,以及将困难转化为动力的勇气。
在润泽园教育的理念里,“做好企业,过好人生”表达的是一个企业家的全人概念。即衡量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不仅仅是赚了多少钱、个人地位有多高,更重要的是自己、员工以及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都能实现事业家庭双丰收、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等。
韩仲佰是山东爱普瑞钢板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15年,他投入极大的热情,使得公司在次年就迅速扩张,但很快又因缺乏系统化的协同管理,导致人心浮动、员工频繁离职。
“那一年,我第一次感受到‘当老板’的沉重”,韩仲佰回忆。他后来才想明白:过去所谓的“掌控”,不过是事事亲力亲为,盯着一堆具体琐事。没有制度、没有文化,只有一腔热血——企业像一匹随时可能脱缰的野马:冲得快,却越来越难以掌控。
此后,他一直想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直到2021年上了润泽园教育的阳明心学课程后,才算彻底大彻大悟。
“我最大收获,就是懂了‘知行合一’。以前管理乱,其实是没把心里的认知落实到行动上。学习之后,我第一次觉得心里特别清澈。遇到危机,不再一味急躁,而是先想清楚‘我该怎么做’,然后让团队去落地。”韩仲佰说。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是阳明先生一生的行为准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对于创业者来说,知行合一意味着要具备正确的理念,并把它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践行知行合一后,韩仲佰在管理上最直观的变化是学会放权。过去,从财务到项目,他几乎事事亲力亲为,不敢真正交给别人。放权后,原本表现普通的事业部,在实践中逐渐迸发出创造力,业绩翻了几番。
韩仲佰在管理上的觉醒,让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企业的经营利润逐年攀升。他说:“看到员工能独当一面,比账面利润更有意义”。就这样,他从过去的“独狼”蜕变成真诚关心员工发展、懂得沟通、将自己的想法统一到企业的“领头羊”。

(山东爱普瑞钢板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仲佰)
2025年初,当金蝶为超过740万家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后,徐少春对经济形势做了三点判断:经济不是在下行,而是在酝酿新的增长;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发生了改变;伟大的公司总是孕育在大变局之中。
这背后,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也体现了阳明先生“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思想,即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干扰所动摇,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对于企业家而言,意味着要保持冷静、理智和耐心,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难所动摇。
徐少春常说的一句话是:“一颗纯粹的心灵可以敏锐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一颗迷失的心灵则会错失近在眼前的机遇。”
这与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提倡的“心纯见真”不谋而合,这个理念认为,企业经营者应该努力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才能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来观察和认识事物。

润泽园教育的价值
在天眼查上输入“企业管理培训”相关的企业,一共找到近百万条结果。在这个庞大的分母之下,润泽园教育只是一个小小的分子,它能给企业经营管理者带来什么价值?
回顾润泽园教育过去13年的发展历程,其始终秉持“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将中华经典智慧融入当代商业实践。
为让企业家等群体修心更有抓手,润泽园教育开设了数个经典课堂。如「阳明心学课堂」和「《道德经》课堂」陆续于2021年和2022年开班,并已分别走到了第13期和第10期。
在经典教育的基础上,润泽园教育搭建起完整的商业教育版块:“战略领导力”助力企业董事长养成战略思维、提升领导力;“战略共创会”推动团队同频和战略落地;“家庭幸福型企业”解决企业人性化管理难题;“二代领导力”培育未来接班人……
甚至,润泽园教育还涉足了学历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商业教育的关口前移:在旗下本科院校北京中瑞酒店管理学院设置战略十年实验班;旗下另一所本科院校天津某学院计划未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化组织合作建设女性成长研究中心;和美国索菲亚大学联合开设MBA,共同研发中华经典与心理学融合的课程。此外,该公司还获批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在此教育体系的支撑下,润泽园教育累计服务了180万余名学员,包括100万余名企业经营者、150余家年营收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行业领军企业和3万余家小微企业,用中华经典智慧帮助企业家重新理解战略、组织与人心,以此实现事业和人生的翻转。
这背后,得益于润泽园教育从阳明心学等中华经典所总结的核心方法论:心-道-德-事。

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说: “身之主宰便是心”。在润泽园教育的理念中,一个人的“心”体现在内心深处的认知和习性,主宰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是境界和格局,体现在面对各种人事物所浮现的想法念头;德是品德能力,体现在言行举止。事,是方方面面的结果和状况。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心是一切的根源。
在广袤的世界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是心-道-德-事的呈现。人们可从事-德-道-心探究问题的本质,再从心-道-德-事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
润泽园教育核心讲师、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郭红波曾表示,当人们观照内心,发现那些潜藏多年的心上知见后,可以颠覆不当的知见,树立更高层面的正知正见。如此提升心的层面后,即可逐步开发在道、德、事上的“宝藏”,实现本自具足的善良和美好。
当然,在人文之外,数字技术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如何让科技不止于算力的竞赛,而成为启迪智慧的力量?已成为新的公共议题。对此,润泽园教育也给出了回答。
在上述小微企业公益学习会上,润泽园教育全新发布以阳明心学为核心的智能体“阳明心镜”小程序以及阳明先生(王阳明)数字人形象的舞台呈现。润泽园教育认为,AI真正的价值,不是越来越像人,而是能启发人。AI的未来,不只是机器智能的迭代,更是人类智慧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