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沟通,管理中昂贵的成本

  2025-02-19
插图1.jpg

国外一所大学对企业内部的沟通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团队成员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

这说明,沟通、上下同频成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大问题。

有位董事长提到,公司定好的战略执行不下去,团队听不懂。作为董事长既要高瞻远瞩制定战略,又要冲到一线手把手教团队做事,心太累。

有位高管说,团队同频太难了,沟通成了工作中的最大成本。自己为了某件事情与团队开过多次会,但不论是好言相劝,还是发脾气,他们都当耳边风,交代下去的事情,团队总是做不好,工作积极性也不高。 


插图2.jpg


有人说,“沟通能力,互相理解能力,合作能力,都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合作、互相理解,又都离不开“沟通”。

然而,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很多“沟通”都很低效。有的是沟通不到位,有的甚至算不上“沟通”。

在企业里,虽然大家一起工作,但事实上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我们只是在说事儿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沟通。

所谓真正的沟通,是要基于真诚的基本的原则,大家能够讲肺腑之言。

怎样才是讲“肺腑之言”呢?


第一要素,就是“真诚”。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自己的私生活,我们把它呵护好,不必为外人道。但是,凡是能够坦诚相见的事情,比如我们自身的问题、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建议,我们就可以坦诚地说出来。大家能够真的就像亲兄弟一样,打开心扉。
“董事长,此前我对您也是有一些不恭敬,比方说我的学位、学历比你高,我在大厂工作过,然后我有些慢心。”这些话一讲出去,董事长可能一笑就过去了。
再比如,你跟董事长说,“哎呀,我发现了,原来我有这么多的毛病”。董事长说:“你的毛病我早就看到了,以前你是不承认,我也不好跟你讲,讲了你还对立对抗。”
我们不会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毛病都去掉,毛病可能会继续存在,但是讲出口了,大家就会比较坦然。
假如说,之后某一件事,你又犯了同样的错,大家也能轻松地提醒你:“你看,你这个毛病又出来了啊!”在轻松的氛围中,彼此之间的沟通成本就很低。这样的状态,才有利于团队协同起来,服务客户,解决难题。
反之,如果我们很多话都不讲,对公司的一些建议或者自身的一些问题,遮遮掩掩,闭口不提。董事长会给积极的反馈吗?彼此心里都会有点阴影。因为你的状态董事长是能感受得到的,你自己也知道有些不大妥当。
所以,有真诚做基础,摆正自己的心,沟通就变得很简单,就是大家敞开心扉。有时候就是简单的几句话的交流,然后,那个结就打开了。
插图3.jpg


不沟通或沟通难,是因为大家心不链通、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其实,在团队沟通中,10%是“愿不愿”的问题,20%是“能不能”的问题,70%的原因是“知不知”的问题。

所谓的“愿不愿”,是人与人之间有矛盾,部门与部门之间有矛盾,不愿意同频,不愿意沟通,这个占比很少,只占了10%。“能不能”是能力的问题、资源的问题、条件的问题,也只占很小一部分,只有20%。而70%的原因是“知不知”,也就是说,团队不了解、不懂某一项任务的战略意图,大家真的是缺乏同频,缺乏心与心真正的交流。

所以,上下同欲者胜,真正的上下同欲是能够心与心交流,让大家在内心能够同频共振。当企业能够上下同频的时候,决策就会更高效。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企业战略,对企业而言,也是最好的一种成长。

动图.gif

                                                            ·END·


欢迎将您的收获·方法·问题分享至评论区
广告页.png





更多动态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