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南墙,推倒了就是桥
王晓文作为企业管理者,通过反求诸己和阳明心学的学习,认识到自己性格和认知中的“墙”阻碍了成长。他通过自我反省和修正,推倒这些认知障碍,学会了合作、宽容与高效,不仅改善了与同事和家人的关系,也提升了团队管理和企业绩效。文章强调,推翻认知之墙,能通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有一位企业管理者在一次公司学习会上为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我用自己的认知,为自己树立了一面面“墙”,我每次走到“墙”下,走不通,过不去,只能往后退。就这样,我的世界被一面面“墙”限制住了。我的成长也被一面面“墙”阻碍。如今,我明白了,墙,推倒了,就是桥!这座桥通往新世界,通往成长大道!
来自广东海宁博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研发主管王晓文,对这段话有亲身体会。
01
90后王晓文进公司半年后,因为勤奋、踏实、能干,很顺利地成为了研发团队的主管。工作一年后,他就进入了公司股东团队,参与公司决策,同时也负责整个研发部门的运营。
正当王晓文的职场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没想到,董事长在一次公开会议上点名批评了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因为一直做设计研发的工作,王晓文养成了严谨、勤奋的工作品质,但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变得不太愿意和别人沟通。
王晓文说:
“我们做研发的通常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会纠结,然后自己干。遇到问题就想着,我自己能解决,然后又花了很多时间。而且,自己傲心比较重,以至于自己做出很多产品,经不起别人提建议。如果其他部门同事对自己提建议,说产品怎样怎样,我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新产品的评审会也好,问题的讨论会也好,复盘会也好,只要是几个部门一起开会,他们每次给我提建议,我都会怼回去。以至于其他一些部门到后来都不愿意跟我实话、真话,很多时候都不敢给我提意见。
“后来,董事长就在一次会议上,就把我给公开批评了。虽然董事长平时私底下和我们关系很好,但是在工作上,一点儿都不含糊,很严厉。开会的时候,甚至会拍桌子,经常会说‘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直接走人!’
“那时候,我刚加入股东层,就受到董事长公开批评。虽然知道董事长对事不对人,但我内心受到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
被领导公开批评,任谁恐怕心里都会不舒服。很多人会陷在情绪里甚至升起很多不好的念头。
幸运的是,王晓文当时跟着董事长进入润泽园学习平台,不管是经典课程还是高管领导力的课程,他逐渐掌握了一种提升认知的方法——反求诸己。事情没有做好,别人为我们指出来,或者我们自己去反求诸己,格物致知。阳明先生解读,“格”,就是修正的意思。在一件事情上修正我们错误的一些想法,然后“致知”,就是树立正确的知见,达至良知。如何格物致知呢?在华为来说,就是自我批判。华为任正非总说,华为做得最好的就是“自我批判”,就是自己找自己存在的问题。
而且,王晓文通过“反求诸己”,确实看到了自己可以成长的地方。
“回想自己的过往经历,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这样的一个性格、处事方式,真的是带给了自己很多不好的影响。过往当中,私底下和我处的比较好的小伙伴,真的是非常非常少。在自己家庭当中,我跟爱人之间,一方面工作比较忙,另一方面可能是我这种性格,就是平时两个人的对话都非常少。
“董事长也说,就是我自己的这种性格,会影响到我的处事方式,从而会影响身边的人,而最终会导致一系列不好的结果。有了这个认识之后,我就想,一方面我是部门主管,另一方面我也是公司股东,如果我自己不改变,还是以前那种做事方式,只管自己的事,那就和普通员工没啥区别了。而且,如果不改变的话,最终的结果真的是很快会被公司、被社会淘汰。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去做一些改变。
“而且,通过反求诸己,我明白,之前自己的‘较劲’就是‘余食赘行’。拿工作项目而言,我们最终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完成任务。那至于是谁完成的,不必紧抓在自己手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不去看这个东西,反而更容易与别人合作,更容易实现我的价值。在这个点的认知上,我实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02
通过“反求诸己”,王晓文的其他认知的“高墙”也纷纷被推倒:
曾经,在工作上,王晓文对自己有一个“规定”:一周工作6天,一周加班时间不能超过一天。这个“规定”激励着王晓文可以高效完成工作。但是,现在王晓文想的是,既然公司给了我这么一个平台,给了我这个岗位跟身份,面对季度目标、半年目标,完成分内之事以外,我能否去配合好其他部门去做一些其他的能够促成企业目标达成的一些事情?站在公司的视角去看这些问题,视野变得更广阔。
曾经,面对董事长,王晓文常常是“董事长讲董事长的,我做好我的”,这样一种状态。如今,王晓文常常思考,“我学了那么多,怎么把这些好的心法落地成方法?”董事长提出一个目标,自己心里常常有一种一拍即合的感觉,自己开始和团队共创实现目标的方法路径。
曾经,面对团队,王晓文有很多“纠结”:
“严厉是最大的爱”感觉像是一句口号。自己可以对自己高要求,但是对团队高要求,对其他部门高要求,会不会给团队带来很大压力,让他们信心变差、变低?
考核的时候,发现某个员工的KPI完成率比较低,他也挺辛苦的,我给他稍微加一点儿吧……
现在才知道,这些想法都是“余食赘行”,都是自己对团队好的心不够纯粹。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成长,如今自己遇到问题先考虑团队的成长,自己讲话的时候也不再隐晦,自己的心里就很有力量。同时,也会让对方清楚地知道事情的难度,解决之后,对方能得到什么样的成长。
就比如,前几天王晓文关注到研发团队里一个小伙伴状态不好,他就和这位小伙伴深入地聊聊天。这位小伙伴说“王工,我可能有点儿坚持不下去了”。王晓文帮他梳理了工作,而且鼓励他大胆地去和别的伙伴沟通,共同分担工作。这位小伙伴得到了支持,状态转变了过来,愿意去再调整一下自己。
王晓文说:“以前对团队的好是打引号的,现在才是真的对团队好。高要求团队就是为了团队能更好地去成长。”
03
我们成长中形成的一些认知,有时候看似是保护我们的一道道屏障,却也是障碍我们的一面面墙。
有位百亿级董事长分享说,我们的认知,关乎过去、现在、将来,它是变化的。阳明先生也曾经说过,我们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就能让我们这颗心如奔流不息的江水一样,活泼泼地。致良知的功夫,只是反求诸己,回到自己的良知本体。向内求,去除自己的傲心、躁心、懈怠心等等这些不好的小我,推倒一面面看不见的高墙,突破认知,成为更好的自己。
墙,推倒了,就是桥!通往更广阔的天地,通往成长大道!
心得:
1,认知自我,勇于自我批判:企业家和管理者需要像王晓文一样,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通过自我批判和反省,不断修正错误的认知和行为。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错误,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2,开放沟通,团队合作:文章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王晓文从不愿沟通到逐渐开放心态,接受并尊重他人的意见,这一转变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团队合作需要建立在有效的沟通之上,只有打破沟通壁垒,才能促进团队协作,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3,站在企业视角,拓展视野:王晓文从关注个人工作到站在企业视角看问题,这一转变对企业家和管理者尤为重要。企业需要全局观念,管理者需要跳出个人和小团队的局限,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考虑如何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4,注重团队成长,纯粹之心待人:王晓文意识到对团队的高要求应出于纯粹的成长考虑,而非个人喜好或偏见。企业家和管理者应关注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以更加纯粹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5,持续学习,提升认知:文章中的王晓文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推倒了认知的“高墙”。企业家和管理者也应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挑战。
6,以结果为导向,不拘泥于过程:王晓文领悟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道理,这对企业经营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企业家和管理者应以结果为导向,关注最终目标的达成,而不必过分拘泥于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分工。
润泽园官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如未特殊说明,其版权均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享有。未经润泽园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 本网站可能出于传递信息目的转载其他作者内容,该等转载行为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我们”版块注明的电话或邮箱向我们反馈。真诚欢迎来自您的建议和反馈!-
明明是别人的错,为什么要 “吾日三省吾身” ?
2024-11-21 -
王阳明的“岩中花树”,蕴含怎样的智慧?
2024-11-21 -
如果王阳明先生面对职场中:入职、离职、升职、降职 这四大问题
2024-11-17 -
当阳明先生的弟子也遭遇免职……他会怎么做?
2024-11-17 -
王阳明:“事上磨炼”的本质是“时”上磨炼
2024-11-17
查看更多
-
2024-11-21
明明是别人的错,为什么要 “吾日三省吾身” ?
-
2024-11-21
王阳明的“岩中花树”,蕴含怎样的智慧?
-
2024-11-17
如果王阳明先生面对职场中:入职、离职、升职、降职 这四大问题
-
2024-11-17
当阳明先生的弟子也遭遇免职……他会怎么做?
-
2024-11-17
王阳明:“事上磨炼”的本质是“时”上磨炼
查看更多
润泽园官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如未特殊说明,其版权均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享有。未经润泽园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 本网站可能出于传递信息目的转载其他作者内容,该等转载行为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我们”版块注明的电话或邮箱向我们反馈。真诚欢迎来自您的建议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