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深度思考?
年轻人虽忙于各类学习和社交活动,却可能忽略了战略性的深入思考,这可能导致失去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解决方案的探索。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现代人在碎片信息泛滥的环境下,如何逐渐丧失了深度思考的机会,并提出了通过深度思考来超越表面层次,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性。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有一位年轻人,与他的老师散步聊天。老师问他:“你最近的成长计划是什么?”
年轻人回答道:“我花了好多钱,报了很多网课,明年我准备考A证书、B证书、C证书,我还受邀参加了若干大咖座谈会,要坐飞机去某某地……”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五六分钟。
他的老师耐心地听完,只讲了一句话,却使得这位年轻人大受震动。这位老师说:
“战术上的忙碌,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容易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
01
大概五年前,有这样一篇文章,曾引起人们大量关注,那篇文章大体就在探讨一个问题:“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渐渐失去的?”
文章的作者,重点得出了一个结论:
今天人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深度思考的机会。特别是碎片化信息的传播,更剥夺了人们进一步思考的机会。
他说,如今往往是这样的现象:
我们下班了,一身疲惫,想着“今晚要学习”,但在桌前坐了一会,还是忍不住把手伸向了手机,刷刷信息,看看短视频。
结果一看下去,就难以自拔,因为那些一两分钟的短视频,要么是叫你快乐得不得了,要么是给你几条如获至宝的灵丹妙药,如“职场的7个诀窍”“如何育子”“如何交友”等等,特别精彩。
所以我们看着看着就放不下手机,觉得这说得也太好了!放不下,每个人讲的都是金玉良言。
那结果呢?碎片化的视频、碎片化的时间,只会导向碎片化的思考、碎片化的思维。
我们刷着一个又一个视频,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睡觉的时间。于是赶紧放下手机,似乎心满意足、收获满满,又似乎若有所失、两手空空。
第二天起床,照例去上班,一个又一个问题马上砸过来,让我们焦头烂额。怎么办呢?得把网上得来的“秘笈”抄出来,用一用。
但到这时,我们会愕然发现,这些秘笈我们“会抄不会用”——就像你拿着《易筋经》,却没有一点内力,那纵使《易筋经》再好,对你来说,也只是一堆横平竖直的文字罢了。
那么,如何超越这些“碎片化思维”,让自己具备“内力”呢?
路径就是:深度思考。
02
深度思考,才能举重若轻;
深度思考,才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没有深度思考,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认知,就浅浅地停留在表面上。
比如,对于“遇到瓶颈,就想换工作”的处境,至少会有这样三种层面的思考:
层面一
这个人会想:
我要换工作,目前这个工作不好。
为什么呢?
挣的钱少,老板不好。
那怎么办?
那就换个单位,总会好点。
结果呢?
换个单位发现,还是这样。
最后他得出结论:天下乌鸦一般黑!于是,心生沮丧,乃至抱怨连连,让自己的生活被阴云所笼罩,难以自拔。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思考。
层面二
第二个层面稍微深一点,这个人一般会这样思考:我想换工作。为什么呢?因为我遇到了瓶颈,以我目前的水平,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他陷入了深思:换了工作,再遇到这样的瓶颈,岂非依然无法解决?所以,我得换一条路,我要借力。我要去到更高层面的人脉圈,我看看更高层面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给自己启发。
于是,他可能会加入一些俱乐部,或者从其他途径,找到那些与他不同但层面比他更高的人。通过和高人在一起,他的思维被打开,他会体悟到一些更深的道理,最后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层面三
再深一个层面,遇到瓶颈,这个人可能就会这样思考:
1.我最近有想换工作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能力遇到了天花板。
2.我能绕开天花板走吗?不能,天花板不突破,永远是天花板。
3.所以,我该怎么做呢?我必须反求诸己。
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可能会把“本事”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关键词。他时时告诫自己:
本事长在自己身上!不管辞不辞职,不管去到哪里,能带走的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本事。所以,珍惜到跟前的每一个挑战,因为每一个挑战都是磨炼自己本事的机会,都是在给自己搭建未来舞台。
思考到这一层面的时候,这个人一定会感到豁然开朗,他内心原本的抱怨和烦恼,就会减少太多太多。
我们再讲一个故事。
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坦森教授,分享过自己上大学时期的经历:每天晚上,他都会用一小时的时间,阅读、思考、祈祷,以便弄清“人生的目标和上帝的意图”。
在他同学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你会为此错过很多的社交活动,甚至错过重要的机会啊!可是,克里斯坦森依然坚持下来。
结果呢?若干年后,克里斯坦森提出了“颠覆式创新”思想,深刻影响了世界,甚至比尔·盖茨为此感叹:“自从克理斯坦森教授提出了颠覆式创新思想之后,每一份递到我桌面上的报告都号称是颠覆式创新的方案。”
唯有深度思考,才能举重若轻。
《大学》告诉我们:“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唯有深度思考,我们才有机会走向内心深处,触摸到问题背后的本质与规律,因而,我们的人生才能在更高的维度上展开。
03
从阳明心学、《论语》《孟子》,到《孙子兵法》《中庸》《大学》,再到《史记》《素书》……经典谆谆教诲,其实都是让我们思考得深一些、再深一些,领会到道的滋味,进而详体而行。
但有伙伴真诚提问说,“学了八部经典,为什么我还没有成长呢?遇到问题,我依然还在原地打转。”
我们确信无疑,经典蕴含着极深的智慧,但为什么我们有时接不到呢?
这是因为,我们与经典之间,需要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深度思考”。
本质上,不是经典帮我们解决问题,而是我们通过学习经典,坐下来深度思考,通过我们自己的深度思考,才能解决自己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层问题。
比如,《素书》告诉我们:“苦莫苦于多愿。”如果不对照着自己的生活深度思考,这句话对我们而言,就是六个字的排列。
行出来的,才是自己的;实证到的,才是自己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就如一位智者说:
“经典只是给你一个指引,就像指向月亮的手指。但你必须用自己的双脚,奔向你心中的那轮月亮。”
心得:
1,重视战略规划:企业家和董事长应定期从日常运营中抽身,进行战略层面的思考和规划,确保企业沿着既定的长远目标前进,并对市场变化和内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应对。
2,培养深度思考:鼓励团队成员不仅仅是执行任务,而是要思考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深度思考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避免信息碎片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家需要警惕信息碎片化带来的表层思考,应当有选择性地获取并消化那些对企业有实质性帮助的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
4,建立学习与反思的文化:推动企业内部形成持续学习与反思的文化,不断从经典理论和实践案例中吸取养分,结合自身实际,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策略。
5,关注个人成长与团队建设:正如文章中提到的个人成长计划,企业家和董事长也应关注自身和团队成员的成长,投资于培训和发展,打造能够持续创新和解决问题的团队。
6,理解并克服瓶颈:当企业面临发展瓶颈时,需要深层次的思考来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寻求短期内的快速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和长期发展。
7,强化内力:对于企业来说,"内力"可以理解为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品牌价值、企业文化等方面,这些都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需要持续投入和深化。
润泽园官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如未特殊说明,其版权均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享有。未经润泽园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 本网站可能出于传递信息目的转载其他作者内容,该等转载行为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我们”版块注明的电话或邮箱向我们反馈。真诚欢迎来自您的建议和反馈!-
明明是别人的错,为什么要 “吾日三省吾身” ?
2024-11-21 -
王阳明的“岩中花树”,蕴含怎样的智慧?
2024-11-21 -
如果王阳明先生面对职场中:入职、离职、升职、降职 这四大问题
2024-11-17 -
当阳明先生的弟子也遭遇免职……他会怎么做?
2024-11-17 -
王阳明:“事上磨炼”的本质是“时”上磨炼
2024-11-17
查看更多
-
2024-11-21
明明是别人的错,为什么要 “吾日三省吾身” ?
-
2024-11-21
王阳明的“岩中花树”,蕴含怎样的智慧?
-
2024-11-17
如果王阳明先生面对职场中:入职、离职、升职、降职 这四大问题
-
2024-11-17
当阳明先生的弟子也遭遇免职……他会怎么做?
-
2024-11-17
王阳明:“事上磨炼”的本质是“时”上磨炼
查看更多
润泽园官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如未特殊说明,其版权均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享有。未经润泽园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 本网站可能出于传递信息目的转载其他作者内容,该等转载行为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我们”版块注明的电话或邮箱向我们反馈。真诚欢迎来自您的建议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