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最乐,阳明心学《《寄诸用明书》

  2024-08-25

  诸用明,阳明先生之妻弟,才华横溢且乐善好施。他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为善最乐”,不急功近利,而是注重培养子女和乡里青年的心灵品质。阳明先生在《寄诸用明书》中强调年轻人应厚积薄发,不应过早追求功名。诸用明遵循这一理念,其子最终取得举人成就,验证了为善之道的价值。

  诸用明,是阳明先生妻子的弟弟。他才华横溢,乐善好施,不追求声名闻达,以“为善最乐”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境界。


  01


  1511年,诸用明写信给阳明先生,谈及自己学习的体会与近况,并说,去年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参加了科举考试。阳明先生借着回信,谈到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并写了回信。这就是《寄诸用明书》。

  阳明先生说,“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意思是劝诸用明,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养成“骄娇二气”,所以不要急着让他去考取功名,不然,很容易被功名所累。在年岁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心灵品质,涵养他的德行,晦养厚积,人生自然就会结出累累硕果。

  这封信之后,诸用明和家里的两个孩子怎么样了呢?


  02


  诸用明在乡里声望很高,很有才华,却不求功名。

  乡里人感到很困惑,就问诸用明:“您不乐于去做官吗?”

  诸用明说:“为善最乐。”

  诸用明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带窗户的屋子,上面悬挂着“为善最乐”的牌匾。他每天都带着两个儿子和和乡里的青年才俊一起读圣贤书,讲圣贤经典,每天都感到很快乐。

  没多久,诸用明的两个儿子每天都有进步,年纪轻轻,已经在乡里有很高的声望,其中一个还考中了举人。

  乡邻们看到诸用明的两个儿子这么有出息,都纷纷称赞说:“这就是为善最乐的效用呀!”

  

1.jpg


  诸用明说:“为善之乐,大行不加,穷居不损,岂顾于得失荣辱之间而论之?”意思是说,为善的乐,在于内心怡然自得,不会因为得失荣辱而有增损。他不会因为别人的表扬,心中快乐就增加几分;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侮辱,心中的快乐就减少几分。

  后来,有仆人在诸用明家的花园里挖到一面镜子,把镜子粘着的土清理干净之后,看到镜子背面刚巧有“为善最乐”四个字。大家都感到很惊讶,纷纷传颂这件事情,请阳明先生记录下来。阳明先生因此写了《为善最乐文》。


  03


  什么是“为善”呢?

  阳明先生在《为善最乐文》里说:“君子之为善,则仰不愧,俯不怍;明无人非,幽无鬼责;优优荡荡,心逸日休;宗族称其孝,乡党称其弟;言而人莫不信,行而人莫不悦。所谓无入而不自得也,亦何乐如之!”

  君子为善,不是去做多少善事,而是心中坦荡,没有烦恼。想想一位这样胸怀坦坦荡荡的君子,在家里在相邻中,那都是德行表率。人们信赖他,他的一言一行,人们都喜悦。他不管处在什么情况下,心中都安然自得。自然是“乐”。


  为什么“为善最乐”呢?

  阳明先生说,“乐是心之本体”,心本来就是乐的,自在的。只是我们的念头有的时候会跑到不好的地方去。

  《为善最乐文》里,阳明先生说,有一种人,“营营戚戚,忧患终身,心劳而日拙,欲纵恶积,以亡其生,鸟在其为乐也乎?”为了功名富贵或者其他不好的过度的欲望,整天想的都是如何钻营,心里充满了烦恼、忧虑,甚至恐惧,用尽了心思,到头来反而捞不到好处,就此结果一生,想想就很哀叹啊!

  一个人如果整天发出不好的念头,被不好的念头环绕,那整个人也会被这些不好的念头拉下去。自身的气场也会显现出来,谁愿意靠近这样一个人呢?

  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发出好的念头,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一百个好的念头,那整个人被这些好念头滋养着,同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气场也会显现出来。谁不愿意靠近这样的人呢?

  有一个好的念头的行为作用之善因,就即刻有一个反作用之善果产生在心灵深处留存。反之亦然。

  一个人遵循这样的规律,一个家庭也会遵循这样的规律。

  一个行善积德的家庭,长期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常种下与人为善、与邻为善的行为作用之善因,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必将收获相应的家庭兴旺的反作用之善果。反之亦然。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jpg


  那如何去“为善”呢?

  也许我们很难做到让自己一天充满数十个甚至一百个好的念头,至少我们可以从当下,观照自己的念头,生起一个好的念头,并将它付诸行动。

  比如,为家人送上一句真诚的称赞或者祝福;比如,为需要帮助的同事甚至陌生人献出举手之劳;比如,在自己心中烦恼或者不开心的时候,转变成一个好念头引导自己……


  心得:

  1,重视人才培养和内在品质:如同阳明先生所强调的,不应该急于求成,而应该注重年轻人的品质培养和内在涵养。在企业经营中,这意味着要注重员工的长期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同时也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在扎实的基础上成长。

  2,追求长远而非短视的成就:诸用明不为个人的名声和地位所动,而是追求内心的快乐和满足。同样,企业家也应该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而不是只追求短期的利润和成就。

  3,善行与商业实践相结合:诸用明以“为善最乐”作为人生哲学,这可以转化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正直和有益的行动来建立品牌的良好声誉,同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4,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故事中提到,诸用明与青年才俊一起读圣贤书,讨论学问,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在企业中,领导者应该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学习和成长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5,内心快乐的重要性:阳明先生提到,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的坦荡与善行。对企业家来说,找到工作与个人价值观的契合点,追求有意义的成功,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6,家族和企业的传承:文中提到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强调了良好行为对家庭和企业传承的正面影响。企业家应当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通过企业传递给下一代,确保企业的持续兴旺。

  7,从小事做起,积极行善:即使是小的善行也是重要的,企业家和领导者应该鼓励在公司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行动,这些小的善行累积起来将对企业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润泽园官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如未特殊说明,其版权均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享有。未经润泽园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 本网站可能出于传递信息目的转载其他作者内容,该等转载行为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我们”版块注明的电话或邮箱向我们反馈。真诚欢迎来自您的建议和反馈!
更多动态

润泽园官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如未特殊说明,其版权均由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园”)享有。未经润泽园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 本网站可能出于传递信息目的转载其他作者内容,该等转载行为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联系我们”版块注明的电话或邮箱向我们反馈。真诚欢迎来自您的建议和反馈!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