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管理案例 | 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的中小企业?

润泽园官方   2024-04-26

通过两个故事探讨了真正的成功并非仅取决于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而更多地在于内心的成长和幸福。真正的成功是以良好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达成利益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目标,同时拥有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的人生。成功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关键在于心上的成长。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她的《一问一世界》中写道: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追逐成功的时代,我也不能免俗,想成功,想证明自己。我一开始做人物访谈的时候,去世界各地寻找那些所谓成功的人,询问他们成功的秘诀和经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对成功的定义有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每个人都在期待成功,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先给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


  01

  一位建筑行业的企业家,这样描述自己的过去。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十八岁之前,在农村生活,与自然相融,那时候尽管条件艰苦,但现在想起来却快乐无比。

  后来,我进城打工,赚到了一些钱,参加了中文自考,抓住一个很好的机会,创业成了“包工头”。我“成功”了!

  2013到2014年,我过了一段危险、昏沉的日子。这段沉沦的生活让我的内心非常挣扎,半夜经常从焦虑、惊恐中醒来。白天工作,赚更多的钱,深陷在声色名利中;夜深人静的时候,又不禁扪心自问:这个钱赚得安心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样的成功有什么意义?


640-0426-03.jpg


  这位企业家,在生活中对母亲十分孝顺,对朋友很讲义气,对员工也比较关爱,看起来离“坏人”的标准很远。然而在生意场上,为了获取订单,他可以采用各种手段达成目标。

  虽然拥有了财富和地位,但他失去了内心的安宁和快乐。若不是及时悬崖勒马,又不知会有多少心惊肉跳,甚至噩梦缠身的时刻。

  所以,真正的成功是一个人取得了多少财富和荣誉吗?

  在这位企业家的心中,那段“取财不以道”的日子,显然是失败的。


  02

  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但却失败了;有的人明明输了,但却赢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

  《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上说:“真正的成功,是以良好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达成利益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目标,同时拥有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的人生。”


640-0426-04.jpg


  在传统观念里,一个人一定是要做成多大的事业、取得相应的名誉、地位、利益到很多人,才称得上是成功。

  但事实上,成功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不论当下我们是怎样的身份、角色,只要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让自己有更多的正知正见,升起更多的好念头,都称得上是“成功”。

  乐莹虽在比赛中输给了对手,但她战胜了过去那个“懒散、自卑、讨好他人”的自己,变得自立自强,她赢得了一个崭新的自己,也赢得了一个更幸福自在的人生。

  相反,那位建筑行业的企业家,虽然拥有了财富和地位,但“取之无道”,不仅算不上真正的“成功”,反而是在“害人又害己”。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比如:推荐给顾客真正适合的产品,自己感到一份心安,这是成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逃避,这是成功;在家里,少一些抱怨、责备的话,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这也是成功。

  实现“真正的成功”,关键就在于我们心上的成长。

  让自己心灵品质层面更高一点,以这样的心灵品质,去依道而行,去达成利益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目标,去拥有更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的人生,这样,我们就能创造更高层面的成功,去享受那份心安的幸福和喜悦。


心得:

  1、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外在成就:企业家和董事长常常以企业规模、利润和市场份额等外在指标来衡量成功。然而,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这些外在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和幸福感。因此,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员工和自身的精神成长,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安宁。

  2、关注心灵品质的培养:文章强调了心灵品质在成功中的重要性。对于企业家和董事长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和伦理标准,以良好的心灵品质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通过正直、诚信和负责任的行为,企业能够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实现更可持续和长远的发展。

  3、追求利益他人和社会的目标:文章中提到,真正的成功是达成利益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目标。企业家和董事长应该意识到,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还应该关注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合作伙伴。

  4、注重过程和内在体验:文章指出,成功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对于企业家和董事长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注重经营过程中的学习和成长,而不仅仅是追求最终的成果。通过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企业可以不断壮大并取得更好的业绩。

  5、平衡内外需求:文章中提到的那位建筑行业的企业家,在追求外在成功的同时忽视了内心的安宁。这提醒企业家和董事长在经营过程中要平衡内外需求,既要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也要关注员工的福祉和内心的成长。通过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企业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责任编辑 | 凌风


更多动态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