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做企业,顾不上家人,我有错吗?

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常常忙着做企业,顾不上家人。当面临家人的不理解、抱怨甚至指责时,我们时常会感到委屈,好像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倾诉。可能我们心里还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我这么忙,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孩子、为了家人吗?你们怎么就不理解我呢?我也想多陪伴家人,但时间精力有限,我也无能为力呀!我有错吗?
经营企业,确实很辛苦;面对家人的不理解,确实很委屈。难道家庭和事业就真的平衡不了吗?真正障碍我们家庭事业双丰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阳明先生说“身之主宰便是心”。我们外在事业和家庭的呈现,反应的都是我们这颗心。心上的认知水平不同,决定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也不同。
因此,根本原因在认知。
只有看到认知上的偏差,才能够通过升维认知,改变行为模式,进而得到更好的结果。
为此,针对“忙着做企业,顾不上家人,我有错吗?”这个问题,我们总结了 4 个认知格子,跟大家一起来照照镜子,看看这些认知你有几个。
第一个认知:
我赚钱就是为了你们
有位企业经营者说,我一个人在外打拼,把孩子从农村带到城市,过上了好生活,考上了好大学。但是,孩子为什么不尊重我,还埋怨我?我赚钱不就为了你们吗?给你们过上了好一点儿的生活,到头来却一点儿感恩心都没有?
第二个认知: 在家里有钱才有地位
有位企业经营者通过奋斗实现了财务自由,他说,我最有钱,最有本事,最有资源,那我在家族里面就最有话语权,每次召开家庭会议,大家都得听我安排。
还有位女性企业经营者也说,我挣到了钱,回到家里,我开心,全家都是晴天;我不开心,谁都得给我憋着。再加上听信了某些专家说的女人就要经济独立,女人就要不依靠别人,我更是认为,在家里,有钱才有地位。
第三个认知: 辛苦应该被理解
“我不需要做家里的老板,也不想有什么家庭地位,但是我希望努力应该被看得见。我这么辛苦,你们是不是应该理解我?你看别人回到家里时候,至少那个灯是亮着的,我回到家里面黑灯瞎火,就算不迎接我,至少有个便条,饭在锅里自己热热吃。但回家一看,冷锅冷灶,我这么辛苦,难道不应该多被理解一些吗?”有位企业经营者有些委屈地说道。
有位女性企业经营者也说,每次我工作回到家,不被家人理解的时候,就特别想发火。那些时刻,怨气就出来了,我就想:“最应该被理解的人,不应该就是我吗?你们怎么这么不让我省心?我在外面够忙活了,家里边还给我添堵。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很委屈,很无力,很彷徨,也很迷茫。”
第四个认知: 我赚钱你照顾家人
有位企业经营者分享道,我一直秉承一个理念,我在外面赚钱养家,妻子在家照顾家人。男主外,女主内。我辛辛苦苦赚钱,为家里买了房子,换了车,我自己尽到最大的责任。有天晚上,妻子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弄得鸡飞狗跳,然后精疲力尽地向我求助。我习惯性地拒绝了,“孩子嘛,你好好说话,好好教呀!”
妻子含泪反问道,“你就会说,你辅导过一次作业吗?你管过孩子吗?有没有啊?”
“我没管过孩子,但我也在外面打拼了呀!照顾孩子不是你的事情吗?你没做好,来跟我抱怨什么?”这一说不要紧,结果一下子爆发了更大的战争。
作为企业经营者,上面这四个认知,你有吗?有几个?在我们的调查中,有的企业经营者甚至这四个认知都有。
认知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语言、意识和身行,进而引发争吵、隔阂、冷战,给我们幸福家庭造成了很多严重的后果。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小练习:
选择一条你认为对你影响最深的认知,思考一下,这样的认知怎样影响了你的言行举止?造成了哪些后果?比如,孩子的反目、夫妻关系的冷战等等问题,看到严重的后果,就是我们改变的开始。
有位企业经营者面对这个练习,分享道:“我以前的认知是有钱才有话语权。作为女性创业者,我老公以前是水,我是石头。等我开始创业后,把他拉进了公司,我俩一起拼命做事业。渐渐地,我们都认为自己拼命是为了家,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竞争关系,谁都不服谁。他也从水变成了石头,我们俩的心越来越刚,家里面的爱也越来越少了,平常各自消化情绪,争取在企业中做个好同事。但我现在意识到,一个家,谁有爱,谁才有话语权。原来,我之前的认知是错误的。”
从“有钱才有话语权”到“谁有爱,谁有话语权”,这个认知的转变,让这位企业经营者回到了建立婚姻的初心,开始尝试用一颗理解、爱和包容的心,重新建设好家庭,经营好企业。
有句话这样说:没有家人的深情期盼,我将一事无成。建设家,依靠家,幸福家庭是可以被建设的。前提是,在我们的认知坐标体系里,建立正确的认知,身体力行建设好家庭,让家真正成为我们的港湾和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