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不好,如何突破“职业天花板”?
文章讨论了35岁职业天花板的问题,许多程序员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技能更新,更关键的是内心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强调通过自我反省和改变起心动念,才能真正突破职业发展的限制,实现事业的进一步成长。
同仁提问:
我是一名30+的程序员,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常说的35岁危机同样也困扰着我。我应该如何做,才能突破35岁的职业天花板?
老师回应:
35岁“职业天花板”为何会出现?
一般认为,一个人想要在职业上取得成功,需要三个因素:人脉、机遇和本事。
首先看人脉,三十出头,进入职场只有几年,哪有更好的人脉呢?
其次看机遇,已经进了大厂,机遇还算不错,还能怎么办?无非在几个大厂转一圈?
再来看本事,同一家公司差不多的岗位,自己的专业技术似乎与别人没什么两样。工作几年后,单纯工作经验的积累已经很难带来能力的提升。
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学习更前沿的技术、使用更好的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但我们的伙伴、同行,也一样可以学习这些技术,使用这些工具,他们的效率也同样在变高。
最后,大家就只能拼谁学新东西学得更快,体力更好。当我们拼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最终便是无路可走,35岁真的成了职业生涯迈不过去的坎。最后兜兜转转换了几个公司,到40岁便消磨了对事业的热情,只想着找一个安逸的工作等待退休。
面对这样的困局,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有所突破呢?
真正的天花板
在心上
阳明先生,在五百年前告诉我们:去观照自己的心。
过去,我们可能没有观照过自己的心。
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我们总是任由很多念头在心中飘忽不定,以为它们只在自己心中,与他人无关。即使是不好的念头,若没有付诸行动,便不会对我或对他人产生什么影响。
然而,我们从来不知道,在这些念头里藏着自己的命运。一切起心动念,背后都是知见和贪欲,这些知见和贪欲主宰着我们的生命。
因此,真正的天花板其实在我们的心上。
若想要让自己的事业再上一个台阶,不在于多学几个技能,而是要从这根子上去解决问题,要在心上用功夫。
通过反省看见内心的认知,然后,才能发现问题,突破认知,做出改变,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向上攀登。
职场真正的比拼
是起心动念的比拼
一个程序员编写的程序,其实就是自己起心动念的展现。
例如,程序员们都知道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优缺点,那么当一个程序内既可以使用全局变量,又可以使用局部变量时,你会如何选择?
这个“选择”,就是起心动念。
当你用一份贪婪、偷懒的心来写这一段程序时,大概率会选择使用“省事”的全局变量,但是在之后进行程序调试时,这几个全局变量往往会给你带来不少的麻烦。
当你用的是一份敬重、慎重的心时,也许就会选择使用局部变量,保证整个程序的逻辑清晰,便于调试,从而收获一个更圆满的工作结果。
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是这样体现在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上,一件件具体工作的好坏结果积累起来,就会影响我们职业生涯的发展。
带着好的、更好的起心动念,去投入工作,你才能成为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
而成为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是突破天花板的利器。起心动念上的这份软实力,将转化成为你的硬实力,助你实现垂直攀登。
若心的层面没有提升,格局境界不能提升,在起心动念上无法做出改变,那么,今天的问题明天还会再犯,便是始终在原地踏步。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发现,“35岁职业天花板”,本身就是一个错知错见。如果找不到路,天花板可能更早地出现,如果找到了路,那么你随时都可以突破自己。
无论什么行业,想要让自己能够从同辈之中脱颖而出,最终比拼的还是起心动念。
起心动念处,展现的是格局与境界,将真正决定一个人一生事业的高度。
心得:
1,内在心态的重要性:文章强调,真正的限制往往来自于个人的内在心态和认知偏见。对于企业家和董事长来说,这意味着在面对困难时,首先需要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与信念。
2,持续的自我反省: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来认识到内心的限制,并找到突破这些限制的方法。这对于领导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修炼过程,有助于他们指导团队更好地应对外部压力和内部挑战。
3,起心动念的力量:文章提到,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即他们的内在动机和态度—可以显著影响他们的行动和结果。企业家和董事长如果能在决策中保持正面、长远和负责任的心态,将更能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4,超越短期目标:阳明先生的观点“去观照自己的心”,提醒领导者们要超越短期的业绩压力,关注长远的价值观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培育。这种长期主义的思维模式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5,改变与适应:文章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年轻一代的竞争,重要的是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但更关键的是内心的成长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这对企业家和董事长来说,意味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战略方向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