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读后感

  2024-07-02

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又称次贷危机、信用危机、金融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在2008年9月达到失控状态,导致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发的投资者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进而导致流动性危机。这场危机如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金融危机之后,各大经济体采取大规模扩张政策应对危机。尽管2009年底,人们认为危机逐渐远去,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和2011年的美债危机,导致发达经济体一再使用货币宽松的工具,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伴随各国经济复苏进程的不平衡,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取向开始分化,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对全球经济带来挑战。


由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财政部前部长亨利·保尔森和纽约联储前主席蒂莫西·盖特纳共同编著的《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一书,详尽剖析了危机期间美国应对政策的出台逻辑、经验和教训。这本书对于企业家了解经济规律和宏观政策的相互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值得一读,以下是我的阅读笔记,和各位同学一起分享。


危机的起因与爆发

作者在书中指出,“危机爆发10年后,我们认为全面回顾美国的应对政策,包括我们的决策依据、对政策有效性的评估以及对未来的教训等,是有必要的。”这本书详细描述了金融危机的起因,从次贷危机到雷曼兄弟倒闭,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书中提到,危机的爆发并非一夜之间,而是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风险最终爆发的结果。过度的金融杠杆、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和不透明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尹应凯、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指出,从根源上看,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这三次危机是由“失衡的全球化”所造成的,其具体表现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两种失衡”:实体经济失衡包括各国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金融经济失衡是由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失衡带来的。相关危机还反映了世界的“东西失衡”和某种意义上的“南北失衡”。


政府的迅速反应

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和美联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书中深入分析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和量化宽松政策(QE)的实施过程。这些措施在短期内注入了大量流动性,稳定了金融市场,防止了金融体系的崩溃。书中强调了决策者在危机初期果断采取行动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对市场信心的维护,也避免了恐慌情绪的进一步扩散。


徐忠、朱满洲、任晴所著的《危机应对的道与术》中写到: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有惊人的相似,案例分析是一个有效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非常适合危机研究,既可以验证直觉猜想,也可以启发新的认识,还可以就多个正反面案例进行比较。危机时期的宏观政策非常重要,虽然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研究,但仍有很多分歧。目前主要的争论点在于短期需求管理与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关系、危机时期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危机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的自救与改革

除了政府的救助措施,书中还探讨了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与自救。许多大型银行通过重组和资本重组来恢复其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同时,金融监管机构也开始反思并改革现有的监管框架,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确保类似危机不再重演。书中提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正是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成果。


当代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银行系统以及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和衍生品市场,同时其保险、养老基金、对冲基金、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在其金融体系中发展同样领先。6月24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联储向其他美国监管机构出示了一份长达三页的文件,以阐述对银行资本改革方案的潜在改动。


应对危机既要快又要讲究逻辑

我认为书名中的“逻辑”一词至关重要。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非对称性风险》一书中指出,研究表明,人类的很多决策是由激素推动的,与常说的理性关系不大。《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中指出,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逻辑不仅仅是技术性和策略性的决策,更是对市场信心、社会稳定以及国际经济秩序的全面考量。通过一系列紧急措施,政府成功地传递了信心信号,表明他们有能力并决心应对危机。这种信心的传递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份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尽管自2023年9月起停止加息,但首次降息时间一再延后。一系列最新市场消息显示,限制性货币政策、高利率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日本第五大银行“踩雷”再现债券投资浮亏之痛,美国最高信用等级投资产品爆雷凸显商业地产隐忧……今天的全球经济依然存在诸多危机。


反思与启示

危机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防范金融危机需要未雨绸缪,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决策速度和力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防止危机的蔓延,还能为市场注入信心。


读完《极速应对》这本书,回顾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认为企业家应该从中认识到以下几点:


1、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在金融危机中显得尤为重要。许多企业在危机中倒闭,根本原因在于其风险管理不到位,过度依赖高杠杆和复杂金融衍生品。企业家应当加强对自身财务状况的把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2、流动性储备至关重要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危机期间,流动性短缺是许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储备可以帮助企业在经济下行时期维持正常运转,避免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的破产。企业家应重视现金流管理,建立应急资金储备,以应对突发的经济冲击。


3、灵活应对变化

无论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市场都在变化迅速,只不过在经济危机中变化更快,影响因素更复杂。企业家需要具备灵活应对变化的能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和业务模式。企业家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发现并适应市场变化。


4、创新与多元化

危机也提醒企业家,创新和多元化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开拓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可以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企业家应重视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这一点也适用于个人,近年来,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使得“斜杠青年”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标配,他们通过主业与副业结合,工作技能与兴趣协同的方式增加收入,提升综合竞争力。

更多动态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