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零售大洗牌:商超巨头1年亏49亿 零售商超是什么意思

  2024-05-26

零售商超指的是零售行业中的超级市场和综合超市,这些企业经营着广泛的商品种类,包括食品、日用品、家居用品等,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随着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变化,零售商超正面临着数智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数字化系统的应用,它们可以提升线上线下互动能力,实现会员系统、支付、库存、营销、物流及供应链的一体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和消费者体验。在转型过程中,与母公司或集团的协同合作也是关键,可以为零售商超赋能,推动业务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如健康管理、金融咨询等,实现产融协同,共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共赢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永辉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团等13家传统商超巨头合计亏损49.21亿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零售商超已经走向没落,相反,一些新业态、新趋势正在涌现。以几个典型商超企业为例,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一些有参考意义的信息:


高鑫零售(大润发、中润发、M会员店):


营收数据:截至3月31日的2024财年营收为725亿元,同比减少13.3%。

开闭店数据:关闭了20家大卖场,目前共有507家线下门店。

市场分析:高鑫零售面临净利润大幅下滑和亏损,竞争压力较大。其采取的应对策略包括降本增效、组织精简,以及在二三线城市加强门店拓展,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联华超市:


营收数据:2023年,联华超市实现营收218.36亿元,同比下降11.5%,净利润-7.14亿元,亏损较上一年扩大了5.81亿元。

开闭店数据:根据新浪财经的统计信息,近十年来,联华超市都处于陆续关店的状态中。

市场分析:创建于1991年,2003年在港股上市,2017年阿里入股对其进行新零售的布局与改造,但从经营数据来看,近年来联华超市表现不佳。未来,数字化转型和优化门店运营是其竞争策略的重点。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强调了扎根社区的优势和重要性,以及在线上线下互动能力提升对于传统超市转型的必要性。


沃尔玛:


营收数据:根据沃尔玛公司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其总营收为1615亿美元,同比增长6.0%;营业利润为68亿美元,同比增长9.6%;调整后每股收益0.60美元,同比增长22.4%。

开闭店数据:2024年1月,沃尔玛中国宣布完成了全国首批8城29家大卖场门店完成升级。2024年,沃尔玛还将继续对40至50家门店进行改造。据了解,相较于此前门店,新升级的门店商品数量缩减了一半。反观山姆会员商店则表现突出,2023年底沃尔玛在中国拥有47家山姆店,这些门店的业绩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市场分析:虽然在中国市场面临竞争压力,但作为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仍具有一定份额和影响力。其竞争策略包括优化门店布局、加强供应链管理和数字化转型等。沃尔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董明伦表示2024年沃尔玛将在美国以外市场开设约230家沃尔玛门店和山姆店。其中在中国市场,山姆将是开店主力。


胖东来:


营收数据:2024年4月,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表示,胖东来去年原计划赚2000万,没想到挣了1.4亿元。

开闭店数据:据悉,胖东来通过线上渠道“走”出了河南,其商城下单已可选择北京及其他城市地址。

市场分析:作为本土品牌,胖东来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可能的竞争策略包括提供本土特色产品、强化门店体验和拓展线上渠道等。


着眼当下,零售商超面临着许多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零售商超市场竞争激烈,涉及传统超市、大型连锁店以及新兴电商平台等多个领域。竞争对手众多,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保持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消费者购物习惯变化:消费者购物习惯不断变化,趋向于线上购物、个性化定制、社区化消费等。零售商超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以留住消费者和扩大市场份额。


数字化转型压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零售商超的必然选择,但也面临着转型压力和挑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技术升级和系统建设,同时要应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供应链和物流压力: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是零售商超运营的关键环节,但也面临着供应链断裂、物流成本上升等挑战。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优化,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社区化发展需求:消费者对于社区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希望能在社区内获得更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零售商超需要加强社区化发展策略,深耕本地市场,提供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零售商超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有几个关键趋势和方向:


发力自有品牌:各大零售商超企业都在积极发展自有品牌。这不仅包括拓展自有品牌的种类和数量,还包括在市场中提升自有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自有品牌的高利润率成为吸引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未来零售商超企业将继续加大自有品牌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例如物美超市旗下有多个自有品牌,涵盖生鲜、杂货、百货等品类,商品款式在全店SKU中占比约8%。永辉自有品牌销售额达32.7亿元,同比增长23.40%。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指出,国内的自有品牌发展处于成长阶段。


差异化竞争:零售商超企业在发展自有品牌时注重差异化竞争,通过精心选材、品控、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产品。这种差异化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上,还包括与国际品牌的竞争和协作,以及在社交平台上的推广和营销。5月28日,中国大陆首家配备加油站的开市客(Costco)会员店在南京开门迎客。开市客中国大陆区总经理章曙蕴表示会员制仓储式超市是高度竞争的行业,与此同时,消费市场容量巨大,如何与零售业同行做差异化竞争是关键。


全渠道布局:随着消费升级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零售商超企业将加大在多渠道布局上的投入。除了传统实体店铺外,它们会进一步发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社交平台等新媒体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消费者导向:未来零售商超企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和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反馈等方式,加强对消费者的了解和互动,从而实现产品的柔性化生产制造,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精品和优品,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和忠诚度。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折扣店或将成为未来零售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这种模式。“从需求侧看,消费分级更加明显,市场有低价需求,也有高价需求,还有对体验服务的需求,不同企业开始寻找差异化策略。”


零售商超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自主品牌的发展和差异化竞争,同时加大全渠道布局和消费者导向,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

更多动态
关闭

快速登录/注册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我同意并愿意遵守《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认真阅读并勾选
确定要退出当前账号吗?
您可前往设置用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