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报告4月: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三个路径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的明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引述传统文化智慧与现代政策导向,探讨了民营企业如何科学规划自身发展路径,确保持续健康前行。
如何明晰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中华文化中,古圣先贤多有路径意识。例如,《道德经》云 :“大道甚夷 , 而民好径”;《菜根谭》云:“天理路上甚宽 , 稍游心 , 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 , 才寄迹 , 眼前俱是荆棘泥涂”;《增广贤文》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呈现出路径思维的丰富性,可予今人有益启迪。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要“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广大民营企业要跟上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步伐,必须从战略层面上,加强对发展路径的调整和优化,确保始终走在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上。
路径,按照最朴素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途径、门路、门道、门径、路数等等。就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术关系而言,路径更多地属于“术”的范畴,但选择什么路径以及如何选择,则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地受到“道”的制约。而有关路径及其特性的一般阐述,可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路径具有相对独立性
人类的一切行动,都为一定的目的所支配。目的,就是“人在行动之前根据需要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的目标或结果”。目的是事物行进的指向,而路径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目的决定和制约路径,达不到目的,路径再好也没用。但是,路径也有其不可漠视的独立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会反作用于目的。正是由于这种相对独立性,显现出了路径本身的独特价值以及绝对重要性。例如,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主张内求于心,不必像程朱理学那样格物致知、心外求理,而是“心体本有”,只要人人在心中求即可,其路径就是“致良知”;而要“致良知”,又必须“知行合一”。在此,“致良知”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对于“知行合一”而言,它已同时转化为另一层面的目的追求,并且自有其具体内涵和意义衍化。
由于路径有时被下一层级“界定”为目的,因此它表现出特定的一身二任,即目的与路径浑然一体,从而使之更具有相对独立之特质。它不是凝固地只附着于某一目的,有时是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而存在。有意思的是,相对独立性的存在,很多时候还会导致出现路径与目的在变化上未必完全同步的状况:其一,路径有时落后于目的要求,有时又有可能超前于特定目的的发展要求;其二,路径被要求必须与目的在发展方向上保持一致,但有时也会出现偏离甚至背离。
这种相对独立性决定了人们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把路径及其选择作为重要问题来考虑。例如,“摸着石头过河”,在我国启动改革开放、尚无市场经济建设经验的背景下,不失是一种务实之举、明智之举,颇具探索精神。这种探索精神,使之形成了超阶段的稳态特质。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那样,“不同时期要解决不同的问题,要过不同的河流。
(二)路径具有多样性
很多时候,目的只有一个,但实现的路径多种多样。同样的发展目标,不同组织、不同个人的路径选择也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正所谓“殊途同归”。例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多措并举,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等,这就是路径选择的多样性,既并行不悖,也应在具体实践中各有侧重。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被后人称为“世界地理巨著”,甚至是“宇宙未有之奇书”。它比东汉末年的《水经》原著字数超过几十倍,记载了 1000 多条水道,所涉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在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及文学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典籍价值。郦道元自幼陪伴时任青州刺史的父亲郦范观水察水,自然濡染“以水为德”,认为做人要像泉水般清澈纯净,像河水般热血奔涌,像海水般有容乃大。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将此演绎为“大丈夫行事当如水,遇万丈深渊,奔涌而下,果决勇毅;大丈夫持志当如水,经百折千回,东流入海,坚定不移;大丈夫立功当如水,所到之处,润泽万物,利益世人。”在郦道元看来,“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 , 高下无所不至 ,万物无所不润”,而他对华夏九州山水的热爱,一般可通过理水、治水或兴水等多种路径来实现,但最后则由于仕途几度起落,“我不能在山水之间建功业,就以记山水为功业”。他搜罗并遍阅地理书籍,注述天下水道,引用文献400 余种,写就了这部 30 余万言、40 余卷的“地志水道之书”、“山水地志之学”(有人称为“郦学”),实现了“吾受命于天,竭力善民”的人生目的。
郦道元以注释经,成就功业,“东方不亮西方亮”,证明路径具有多样性,只要目标坚定,总能找到相应的最佳路径。这里的关键,还是要有信念、信仰的力量。路径的多样性,体现的正是事物发展规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三)路径具有迭代性
路径是动态演进、不断调整变化的。韩非子曾云:“世异则事异 , 事异则备变”。以企业发展为例,国内外很多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其路径选择是随着规模的扩大、行业地位的提升。以及企业家视野、格局的不断拓展而演进不止的。例如,吉利汽车进入汽车市场之初,主要靠低价打法作为突破口,为企业迅速做大赢得先机;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后,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甚至由于管理和配套资源没有跟上规模扩张,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都受到一些影响。通过反思,董事长李书福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汽车公司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价格优势走向技术领先,面对消费升级,唯有向上发展”,由此吉利开启了由价格优势取胜向“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转型。通过转型,吉利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成功推出了新的品牌系列,建起了先进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等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体系,产品销量和企业抗风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从 2010 年起,吉利又将国际并购作为主要路径选择,先后收购沃尔沃汽车、宝腾、路特斯,参股戴姆勒,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全球化布局,并逐渐从以资金换技术开始升级到向外输出技术和管理,不断向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吉利的发展历程,较为清晰地展示了路径的迭代演进特性。“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选择何种路径以及如何选择,事关能否行稳致远。
因此,选择正确发展路径、科学谋划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发展路径,避免路径依赖,就必须如孟子所云“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防止走偏走歪。可以说,这是每一个民营企业都要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而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核心,对企业发展路径则起决定作用。企业家的创新、适度冒险、奋发、责任、境界、格局等精神特质,甚至其脾性、行为方式等能否真正做到“精奥于品、厚德于心”,都会对企业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在很多时候,与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相比,企业家显然更具决定性。
以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研究》报告节选内容。本报告是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与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2023年的年度研究课题,旨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资源,就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该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以及如何选择,给出我们的理解、分析与方案。
点击报告文字链或下方图片,获取>>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心得:
1、战略与价值观的融合: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企业应注重内在价值与外在战略的和谐统一,如阳明心学倡导的“致良知”,强调内在信念与实际行动相一致,这对于塑造企业文化、指导企业决策具有深远意义。
2、明确目标与灵活路径:企业需明确战略目标,并认识到实现目标的路径具有相对独立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这意味着,企业家不仅要设定宏伟蓝图,还要具备在复杂环境中寻找和优化路径的能力。
3、多样化策略:面对同一目标,不同企业应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正如《水经注》所展现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企业家应鼓励创新思维,探索不同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路径,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4、持续迭代与变革: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路径选择应随环境变化而迭代升级。吉利汽车的发展案例启示,企业需不断审视自身,勇于自我革新,从低端走向高端,从本土走向全球,持续提升竞争力。
5、企业家的角色与责任: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创新精神、战略眼光、责任担当和道德品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命运。企业家应当不断提升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企业走正道、高质量发展之路。
6、战略定位与长期视角:在选择路径时,企业应遵循“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方向,避免短期利益诱惑,保持战略定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